全部博文
12月教研课评课
发布时间:2021-12-06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史钰

    12月2日,本部校区一,二年级的老师在二楼多媒体教室共同聆听了一年级王静老师执教的《四季》和顾英老师执教的《比尾巴》。曹燕校长关于“深度学习理念下小学低年级识字策略的研究”这个主题,提出了指导性建议。在读中促识,在识中再促读,识字,写字是低年级一个很重要的任务。

1. 情境创设。

1)创设教生字的情境,符合“课境”和“文境”,也就是尽量融入课文或者课堂的情境中,让孩子进行深度学习。以《比尾巴》中“最”字的理解四季“青”字,“弯”字的教学,还例举了二年级课文《坐井观天》来分析。根据《比尾巴》中象形字“兔”字的教学,引导孩子学会根据事物不同的颜色,部位,种类来组词的方法

2)创设学习活动的情境,比如大问题,学习任务的情境创设,让孩子一直维持在情境中学习。如《比尾巴》中创设的“狮子大王森林比尾巴大赛”,“我是小主持”“我是小裁判”等。

2.任务驱动。有板块式任务驱动。如《四季》中的读课文板块,读书有任务:“谁当代言人?”“代言人有什么特点?”前置一个个小任务后,分散难点以任务驱动学习。又如《比尾巴》中,读书任务:你能报出参赛选手的名字吗?你能做小主持人看看今天小动物们比什么项目呢?请你当小裁判,宣读比赛结果。最后给小动物们写奖牌,比如给猴子“尾巴最长奖”,把“长”字书写融合到任务中。

3.知识勾连。给诗歌四季标小结号,与课文《秋天》的自然段标发联系;“弯弯”的教学又结合学过的拼音儿歌《月儿弯弯》“天”字根据学过的“一”和“”,加一加。“四”字联系拼音的四声。如果是新知,无法勾连旧知,要起好教师的示范作用,比如《比尾巴》中问句的读法,老师先范读,让学生学习。

4.有效评价。通过有效评价让其他孩子深度学习根据不同层次孩子的回答,给予适合的评价,引导其他孩子不断进入思考中。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