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十月评课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评课
发布时间:2021-12-06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李陶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在徐佩老师执教的《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一文中。老师严格参照单元要素要求,让学生一边阅读读一边根据生活经验、上下文情节、题目、插图等线索进行有依据的预测,并从中获得思想,形成自己的感悟,进而以此为基础续编故事。徐老师的这堂公开课进程流畅,轻松自如。带给我很多启发。

      首先,在上课之始徐老师采用了猜图导入课题的方式,让学生通过猜图来引出接下来的内容,这种方式有效的吸引的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在公开课上课伊始容易出现的紧张感一扫而光。接下来的环节学生的注意力都比较集中,当教师提出问题的时候学生大都能积极的回应。由此可见这个环节不但有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也使预测的种子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然后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所学到的几种预测方法,将本课与上节课内容进行一个很好的衔接,实现从学到用的一个有效对接。

      接下来徐老师借助“发愁”引发猜测 ,提出问题:猜猜“胡萝卜先生为什么发愁?” 接下来故事里可能会发生什么呢?你是怎么想的?让学生分小组在不打开书本的情况下展开讨论,请代表分享自己的想法,并及时对学生的猜测进行总结,随后出示第二段,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进行有依据的预测。最后借助多媒体出示第三段,学生边齐读边对自己的预测进行验证,对不合理地方及时修正自己的想法。接着出示第四段,请同学们大胆预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故事中的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真的给他人和自己带来了麻烦吗?齐读第五段后,猜测小男孩会怎么做,猜测的依据是什么?学生进行猜测后,朗读第六段并验证预测,抓住“扯、剪”关键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从文中找信息的能力,为探究性学习推波助澜。

       三年级学生在预测故事,想想故事情节方面容易出现缺乏依据,凭空猜测的现象,所以老师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本堂课徐老师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抓住关键词句以及观察图片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让学生成为讲故事的主人,创造故事的主人。运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发挥同伴学习的效能,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朗读、交流,。这些都是值得我学习和借鉴的。

      在这节课中,徐老师运用了多种形式的读:教师范读,同桌互读,个人读,集体读,男女分读……在一次次朗读中,学生渐渐学会通过想象画面来朗读词语,通过节奏、语调的把握来读出词语的情感,表达自己的理解,为整篇文章的学习奠定情感基调。为了提高实现预测对学生及时的肯定和帮助,以师生共读的形式对课文进行探究。实现学生共读,段落对比读,让学生发现其中的不同。进行男女生的对比读,读出胡子的长,通过对比读发现写作的规律。为学生的小练笔做好了铺垫。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