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11月评课
发布时间:2021-12-07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林悦

  吴老师上的《麻雀》一课是俄国大作家屠格涅夫的一篇散文,文中作家以精妙的笔触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小麻雀免受伤害的动人故事。这节课充分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对中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充分挖掘了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将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角度设计有机地和课堂教学相结合,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节课在以下几个方面较为突出:

  一.课堂设计精巧,以情贯穿全文

  这节课充分体现了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情感的统一,教师通过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一步步拉近,一节课后,学生的情感、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

  教学一开始,老师在揭示课题后,先引导学生整体把握内容,初步感受老麻雀浓浓的爱子之情。接着切入主题,抓住重点,让学生找出“感动、紧张、扣人心弦的语句”来细读文章,品析语句,理解老麻雀奋不顾身的救子之情。以情为线索,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情感体验的空间,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通过各种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气氛,有效地通过语言、卡片、图像等手段,构建情感深层的舞台,打开学生的心扉,使其进入文章的情景之中,达到以情促情的效果,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以情促读,读中感悟,加强读书方法指导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确实,读书是语文课的根本,吴老师这节课落实了这点,整堂课朗读形式多样,有个别读、小组读、齐读等。而学生也正是在这一次次的朗读中一步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继而把文本的内容内化粘写,理解了老麻雀是怎样态度坚决,毫不犹豫地拯救自己的孩子,使在场的每位学生深深感受到亲子之情的伟大。同时,学生也自然而然地掌握了“品读体会感情”这一读书方法,体现了新课标“以人为本,着眼未来”的精神。如在指导“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这一句时,吴老师注重了学生的自读自悟,并摒弃了传统的解析方法,耐心地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让学生明白“绝望”是这句中的重点词,从而体会老麻雀那着急,担心害怕的复杂心情。

  三、自主学习,形成开放,有活力的课堂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选读课文的教学,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节课中,丁老师始终是一个鼓励者、引导者,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循循善诱。通过她的循循善诱,课堂的主体学生思维活跃,畅所欲言。整个课堂老师体现出的是尊重、平等、关爱。学生显示的是活跃、积极、轻松。

  四、课内延伸,训练能力,升华主题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要体现“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这节课吴老师注意了语文知识能力的培养,以及向学生进行爱的教育有机结合,在学生理解了老麻雀的母爱之后,吴老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所发生的故事来体会母爱,把学生带入爱的境界,让爱得到升华。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