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是俄国大作家屠格涅夫的一篇散文,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故事。这个故事因为猎狗与小麻雀的相遇而展开。篇幅虽小,语言高度凝练,用词准确传神,寥寥几笔便能勾画出描写对象的特征。有幸聆听了吴老师的《麻雀》一课。有以下浅显想法:
一、立足语文要素,让学生体会如何写清楚。用任务驱动,体会写清楚。评析重点词句,聚焦关键词句。吴老师在教学时特别重视让学生抓住语言文字材料,品味语言文字。例如在研读“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时,通过对重点词句“像一块石头似的”引导学生体会“这是一只怎样的老麻雀?”感受麻雀的坚定、勇敢以及那份伟大的母爱。并且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
二、以情促读,读中感悟,加强读书方法指导 吴老师让学生在品读中理解了老麻雀是怎样态度坚决,毫不犹豫地拯救自己的孩子,使在场的每位学生深深感受到亲子之情的伟大。学生通过想象补充麻雀嘶哑着叫出的话语,体会到老麻雀那着急、担心、害怕却又坚定的复杂心情。从而体会并感动于老麻雀的爱。
三、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这节课中,吴老师始终是一个鼓励者、引导者,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循循善诱。通过她的循循善诱,课堂的主体学生思维活跃,畅所欲言。整个课堂老师体现出的是尊重、平等、关爱。学生显示的是活跃、积极、轻松。以上仅是个人见解,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