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服务主题活动——一周微型课程
课后服务微课堂 《秋香四溢》
金秋九月,清风送爽,教室里书声琅琅,校园里丹桂飘香。大自然中,“香”有很多种,我国的香文化更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文人自古就有佩戴香囊的习惯,屈原的《离骚》中曾写到“纫秋兰以为佩”,香囊不仅能够令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对我们的身体健康也是大有裨益。
今天和孩子们一起走进 “香文化”微课堂是何永明、何永达妈妈,她将带领大家一起来体验书香之外的香文化。
第一课:识香
课堂上,永明妈妈给孩子们展示了香饼、香片、塔香、线香、香膏、沉香片等,种类繁多,琳琅满目。孩子们争相起立,都想先睹为快。
(插入图片1-1到1-7)
第二课:闻香
香有很强的气味性,只有闻过才会印象深刻,各种各样的香在孩子们手中相互传递,每个人对香的味道都有了亲身体会。对于防蚊虫的香膏,更是亲自动手,抹在了手上、腿上,让蚊虫无处下嘴。
(插入图片2-1到2-6)
第三课:制香。
经过了识香、闻香,老师又和孩子们分享了香的用法,并展示了“倒流香”和“篆香”,说到动手,孩子们更加积极和兴奋了。在孩子们的不懈努力下,终于体会到一把“篆香”成功的快乐。
(插入图片3-1到3-16)
撰写:陈明阳爸爸 摄影:陈明阳爸爸 审核:沈彩虹
课后服务微课程:
泡泡课堂
(图片1)
掬一把透明的泡泡水,对着阳光,轻轻一吹,泡泡越变越大,越变越多,一个个随风飘扬,穿过树叶,飘过花朵,在阳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
欢迎来到二年级的“泡泡课堂”:
第一课:疯狂泡泡赛
今天我们准备了水、洗洁精、杯子、吸管... ...一起来探索制作泡泡水。(图片2-6)
泡泡水制作好了,让我们来一次疯狂的泡泡赛吧,看看谁吹出的泡泡最大,谁吹出的泡泡最多,谁吹出的泡泡飞得最远!(图片7-13)
第二课:创意泡泡秀
你见过飞在树叶上的泡泡吗?你见过开在泡泡里的花朵吗?你见过想云朵一样又密又白泡泡吗?你见过像泉水一样咕嘟冒出来的泡泡吗?泡泡,在我们手里、眼里,可以是千变万化的!(图片14-22)
第三课:五彩泡泡糖
还记得那一块块五颜六色的“大大”泡泡糖吗?它们曾是爸爸妈妈记忆里的甜蜜,现在可也是我们的最爱哦!轻轻剥开糖纸,把彩色的泡泡糖放进嘴里,真甜!使劲嚼几下,待到糖果变得又绵又软,就可以吹出一个个彩色的泡泡了!(图片23-29)
第四课:爱心泡泡堂
校园里,阳光下的泡泡很美丽。回到家中,孩子们找到了更多“美丽”的泡泡:洗手液里藏着泡泡,洗发水里藏着泡泡……瞧,帮妈妈洗碗的小手上也开满了泡泡花,还有那认真搓洗袜子的小手也同样开满了美丽的泡泡花!孩子们说,每天回家后都要让自己的小手“开满泡泡花”。(图片30-35)
美丽的泡泡,记录着孩子们童年的美好,也承载着孩子们五彩的梦想。
撰写:沈彩虹 摄影:沈彩虹 审核:曹俊
“奇妙的石头”
在学校全面推行课后服务“5+2”模式后,孩子们便有了更多的时间来开展有意义的活动。赶快来瞧一瞧,二年级的善真娃们这一周的课后服务在忙些什么呢?
在我们的生活中,公园里、池塘边、花圃里、健康小道……到处都是随处可见的石头,这些对于大人们来说也许稀松平常,可对于正处于探索发现阶段的孩子们来说,那可就是另一番景象啦!
周一:晓石之史
石头也有自己的生命史,不过,因为它们的变化很小,我们的肉眼无法察觉。其实,不管是马路上的石头,还是田野中的石头,它们常年经受着日晒雨淋,车马的践踏,还有微生物的作用,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变成新的东西。当然,孩子更感兴趣的是奇妙的“化石”。(图片1-4)
周二:诵石之诗
石头有着默默无闻、镇定自若、坚强不屈的品德,即使在熔炉内不惜粉身碎骨也要化作洁白的粉灰,所以“石头”也经常出现在诗人的笔下,于谦的《石灰吟》、白居易的《太湖石》、曹雪芹的《题自画石》,都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图片5-8)
周三:绘石之画
玲珑可爱的石头、朴实无华的石头,在孩子们眼中手中,都可以成为绘画的材料。绿色的果皮、粉色的果肉,再加上黑色的籽儿,一块惟妙惟肖的“石头西瓜”就呈现在我们面前了;当然还有俏皮可爱的“海绵宝宝”、“卡通娃娃”;用水笔写上一首喜欢的古诗,配上简单的“梅、兰、竹、菊”,也别有一番“韵味”。(图片9-16)
周四:取石之火
在远古的时候,人们用两块石头互相敲击,生出火花点燃“茅草、羽毛”等易燃物来取火。孩子们看到老师提前准备好的“打火石”,一个个摩拳擦掌,都想来试试,击打出“火花”很容易,难的是让转瞬即逝的火花“点燃”纸巾,经过孩子们无数次的失败,终于成功地点燃了“纸巾”,孩子们看着慢慢燃烧的纸巾,欢呼雀跃!(图片17-20)
周五:奏石之乐
埙,是古代的一种吹奏乐器,最早的时候是用动物骨头或者石头制成的,后来用陶土烧制。看到这个像“大型鸡蛋”一样的乐器,孩子们都想来试试,虽然吹不成曲调,但能吹出声音,也让孩子们激动不已。最后,孩子们利用提前收集的“小石头”,制作成了“石头风铃”,拿一根小木棍,轻轻敲击,或快或慢,或重或轻,不一样的声音却传递出同样的快乐!(图片21-24)
一石一天地,平淡无奇的石头里也藏着一个单纯美丽的世界!
撰写:沈彩虹 摄影:沈彩虹 审核:吴春燕
![]() ![]() |
- 图片24.JPG
- 图片22.JPG
- 图片23.JPG
- 图片21.JPG
- 图片20.JPG
- 图片17.JPG
- 图片18.JPG
- 图片19.JPG
- 图片16.JPG
- 图片15.JPG
- 图片1.png
- 图片12.JPG
- 图片14.JPG
- 图片13.JPG
- 35.jpg
- 图片11.JPG
- 图片10.JPG
- 图片9.JPG
- 图片8.JPG
- 图片7.JPG
- 图片6.JPG
- 图片5.JPG
- 图片4.png
- 图片3.png
- 图片2.png
- 32.jpg
- 34.jpg
- 24.JPG
- 33.jpg
- 25.JPG
- 31.jpg
- 30.jpg
- 29.JPG
- 28.JPG
- 27.JPG
- 26.JPG
- 23.JPG
- 22.JPG
- 21.JPG
- 20.JPG
- 17.JPG
- 14.JPG
- 19.JPG
- 18.JPG
- 15.JPG
- 16.JPG
- 13.JPG
- 12.JPG
- 11.JPG
- 8.JPG
- 7.JPG
- 10.JPG
- 9.JPG
- 3.JPG
- 5.JPG
- 6.JPG
- 4.JPG
- 2.jpg
- 1-3.png
- 3-13.png
- 3-14.png
- 3-3.png
- 3-12.png
- 3-11.png
- 3-10.png
- 3-9.png
- 3-8.png
- 3-7.png
- 3-6.png
- 3-5.png
- 3-4.png
- 3-1.png
- 3-2.png
- 2-4.png
- 2-6.png
- 2-5.png
- 2-3.png
- 1-2.png
- 2-2.png
- 2-1.png
- 1-7.png
- 1-6.png
- 1-5.png
- 1-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