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建课程基地为动力,谋综合实践活动新格局——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

作者:刘疏影 文章来源:原创 更新时间:2021-12-14

以创建课程基地为动力,谋综合实践活动新格局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

沈彩虹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2001年新课改推出的新型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是基础教育课程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注重学生的直接经验和学习自主性,打破严格的学科知识界限,让学生从自然、社会与自我的关系中去学习,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2017年,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纲要》强调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要求教师从学生经验、兴趣和专长出发,“打破学科界限,选择综合性活动内容,鼓励学生跨领域、跨学科学习”,使学生不断获得发展。

    202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意见》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最终要靠全体人民辛勤劳动,天上不会掉馅饼!特别是要加强对广大青少年的教育,让他们从小就树立起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观念。”劳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也是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对培养学生劳动观念、磨炼意志品质、树立艰苦创业的精神以及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选择适合的教育方法,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愉快地接受劳动教育,提高劳动技能。

综合以上内容,再结合本校农耕课程以及新引入无土栽培特色,本学期将以综合为特征,以探索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劳动技能为重点,围绕学校、学生的实际问题,亲历问题,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综合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寻找切实可行的办法,解决现实存在的真问题,同时激发教师加强理论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理解水平和实践能力,开发和积累课程资源,逐步形成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特色。二、学科现状

教师层面:

优势:部分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感兴趣,愿意倾注大量精力去研究和实践,他们带领学生以“小课题研究”为形式,以日常的研究实践为抓手,全面实施课程。

劣势:教师队伍庞大,本学年共有60多位老师执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程意识薄弱。虽然随着新课改的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经走进校园十多年,但是鉴于是兼职学科,老师对这门课程的关注度很小。

学生层面:

优势:课程兴趣浓厚,综合实践活动既是课程,同时也是学习方式,它与学科课程的最大区别是在活动中达成教育教学的目标,它的活动方式多种多样:体验、尝试、合作、行走、实践、探究……等等,它不受时空的限制,也不受课本的制约,选择的主题更是基于学生的兴趣,因此这类课程是非常受学生欢迎的。

劣势:学生喜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但是只注重了课程中的“新奇”与“玩乐”,而没有注重能力和技能的提升,以致学生的研究能力、劳动技能严重缺失

课程层面:

优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新教改课程,它既没有固定的教材,也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它既给了教师和学生最广阔的空间,又向师生提出了挑战:如何在这广阔的时空里贴地而行?

劣势:课程内容零星化,即:每个年段之间的综合实践活动缺少关联度。课程实施随意化,课程实施老师常常把综合实践活动课变成“画画课”“手工课”“视频课”。

三、学期目标

1、(教师)通过阅读、培训、讲座、研讨等方式,力求本学期每一位实施本课程的老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对本年段学生能力要求做到心中有数,并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进行有效落实;能及时收集、认真整理课程实施中的过程性资料,学期末形成一份较为完整的研究报告。

2、(学生)以校内活动基地(无土栽培实验室、无土栽培连廊、无土栽培角、快乐厨房、开心农场等校园各个角落)和校外活动基地(社区、华夏艺博园、薛家广场、七彩萝卜基地……等等)为载体,开展以“研究”和“实践”为核心的综合活动,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食育品质和创新精神。

3、(课程)围绕食育课程研究以及实施过程中的重难点,力求围绕主题突破课程内容零星化、课程要求平行化这两个重难点,并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和素材,逐步完善课程研究实施过程中的评价体系。

四、实施策略

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将结合学校的食育课程(《食光美味,育见美好》)、劳动教育课程《青青园中“葵”》以及成长课程(《成长护照》),以年段目标为序列,开展探究和实践活动

(一)加强多维整合,制定课程内容。

1、长短线结合。每个年级以一个长线活动为主,附以数个短线活动,长短线结合,让活动的持续性与灵活性同时得到体现。

各年级长线计划

年级

内容

负责人

预期成果

一年级

了解各类农作物,充分发挥想象力,亲子创编《蔬菜的童话故事》

年级组长及骨干教师

3-5本蔬菜童话故事绘本

二年级

了解各类农作物,创编《田园三字经》

年级组长及骨干教师

一套包含各类农作物的三字经合本

三年级

以种植“各类瓜”为主,通过对瓜类农作物的种植观察,认知了解瓜类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体会劳动的艰辛,形成对生命的尊重,对环境的感恩。

年级组长及骨干教师

形成一份完整的研究性学习成果

四年级

通过各种方式,认识食材,研究食材、了解食材、绘画食材,通过一个学期的研究,至少深入了解和研究20种常见食材,熟悉每一种食材的四性五味,了解不同食材与五脏六腑的关系

年级组长及骨干教师

形成一本《常见食材“纲目”》手绘本。

五年级

通过学习有趣的健康知识,认识食物的营养,创编薛小版食谱,改善同学们挑食偏食的不良习惯,让同学们能开心地吃、主动地吃。

年级组长及骨干教师

形成一本“薛小版”《食谱》

六年级

24节气相结合,研究节气地方美食。

年级组长及骨干教师

创编《常州节气美食》(秋冬篇)

短线活动: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新劳动教育清单

一年级

时间

     容

认知篇

家务篇

技能篇

体验篇

9-10

学会自己洗漱(刷牙、洗脸)

学习扫地拖地擦桌子晾晒衣物

学会养一盆花自己定时浇水

尝试捡豆子剥鸡蛋等锻炼手部精细动作

11-12

学会清洗简单小物件(茶杯、碗筷)

学会择菜洗菜

学会简单食物摆盘

学习卫生间的打扫方法

1-2

学会自己整理书包书柜

会主动清洗水果用水果招待客人

养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学会喂养

用超轻黏土制作一项手工

 

二年级

时间

     容

认知篇

家务篇

技能篇

体验篇

9-10

学会简单整理床铺叠衣服系鞋带

初步学会垃圾分类并正确投放

学会布置房间

和家人一起制作传统面食例如饺子馄饨等

11-12

学会自己吃完后收拾桌面并洗碗

会叠衣服裤子并归类放置

DIY书签环保笔筒

学习客厅的打扫、收拾

1-2

学会开关门锁,进出家门记得关锁。

会使用洗衣机清洗自己的衣物并进行晾晒

学会穿针线和钉纽扣

去菜市场和父母一起购买食材,了解各种食材的价格。

 

三年级

时间

     容

认知篇

家务篇

技能篇

体验篇

9-10

学会自己剪指甲搞好个人卫生

制作简单的果盘凉菜

画关于最美劳动者的手抄报

体验一次花艺师为家里添置鲜花

11-12

会自己洗头梳头

学会使用微波炉热饭

给做家务的爸爸妈妈拍一组生活照片

了解爸爸妈妈的职业了解他们的工作内容工作状态

1-2

会洗自己的鞋子

会安全使用电饭煲

学习录制视频记录生活中的点滴美好

给父母长辈做些表达孝心的事情洗头洗脚捶背

 

四年级

时间

     容

认知篇

家务篇

技能篇

体验篇

9-10

学会垃圾分类养成习惯正确投放

参与烹饪能够协助父母做饭

学会制定个人购书支出

亲身体验一天里妈妈的“行动轨迹”

11-12

学会整理书籍衣物主动分类摆放

学会帮父母照顾小弟弟小妹妹等

学习养护绿植知识按时为家里的绿植浇水施肥和修剪

懂得珍惜各行各业叔叔阿姨劳动成果(比如拍照,在照片下附简短内容和感受)

1-2

学会自己换洗床单和被套

学会简单清洗部分食材(鱼类、肉类)

定时喂养小动物帮小动物清理卫生

观看相关电影纪录片进一步了解各行各业

 

五年级

时间

     容

认知篇

家务篇

技能篇

体验篇

9-10

主动擦拭门窗玻璃

会切蔬菜瓜果

学会管理时间有计划完成想要做的事情

搜集生活中的智慧小技能挑选喜欢的技能进行分享

11-12

学会泡茶、制作水果拼盘

主动帮父母清洗衣服,刷鞋子

设计一双超时空鞋画出来用色卡纸纸箱等废旧材料手工制作出鞋子

尝试雕刻萝卜、土豆

1-2

能辨识蔬菜的好坏,辨识生活用品限用日期,并清除坏的或者过期的物品

主动清理一次冰箱

学会炒小菜、煮汤等简单的烹饪技能

探索昆虫的秘密

 

 

六年级

时间

     容

认知篇

家务篇

技能篇

体验篇

9-10

学会安全使用电器

主动打扫厨房间

从空间分配、颜色混合等方面设计改造自己的房间

阅读关于劳动的书籍

11-12

学会制作蛋糕

掌握修理钢笔、修补图书等常见的修理方法

给父母的车子进行一次清洗

学会织围巾

1-2

学会独立买菜、择菜,制作简单的午餐

和父母一起进行一次家庭大扫除

尝试一天小当家,合理分配一日收支

尝试文明次小主播,宣传社区文明行为

 

              

2、多学科综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活动方式多种多样:体验、尝试、合作、行走、实践、探究……等等,它不受时空的限制,不受课本的制约,却包含着各个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学生在活动中需要综合各学科的知识与技能,方能获得更大的收获。

3、课内外融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活动阵地以及活动内容不能局限于课本,而应该源于课本,终于生活。

4、家校社联合。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利用周边的资源开展活动,比如华夏艺博园、科技博览园、消防基地、无土栽培基地、爱心养老院……等等,家校社联合既让学生拓宽了实践与探究的空间,又让他们更好地与社会进行贴地接触。

5、做与研契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既讲究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又要培养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探究与创新的能力,两者必须相辅相成。

(二)加强学科培训,提高课程意识

1、自我学习。本学期推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老师阅读两本书籍《微课实录丛书——综合实践活动、通用技术卷》(吴筱泉主编,宁波出版社)和《蒲公英课程》(朱惠芳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这两本书,前者是具体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型指导,后者是围绕一个大主题下的课程实施。

2、校本培训。邀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面的专家来校进行培训指导。

(三)加强课程研讨,促进骨干成长。

1、校级研讨。本学期3-6年级将围绕主题,每月开展一次研讨活动,做到课前有学习、有指导,课后有反思、有重建。

2、校际研讨。鼓励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兴趣的年轻教师,积极参加市区组织的各类综合实践研讨活动或者成长营活动,认真锤炼基本功,争取在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基本功大赛中获奖。

(四)加强过程指导,培养学生能力。

担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老师,其指导任务是贯穿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全过程的,从活动(研究)主题确定的指导、活动(研究)过程中的指导,再到总结交流阶段的指导,必须一贯到底。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要明确本年段的学生应该达到的能力目标,并根据能力目标有重点地进行指导。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32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