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4班课后服务微课程以及家长课程开发
二4班课后服务微课程
1、课程系列:
课程主题 | 系列活动 | 实施时间 | 实施效果(成果) |
《奇妙的石头》 | 晓石之史 | 课后服务时间 | 1、了解石头的“前世今生”;积累有关石头的古诗词;运用绘画工具绘制石头画;知晓打火石的取火原理;尝试用石制乐器“埙”吹奏简单的旋律。 2、通过系列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
诵石之诗 | |||
绘石之画 | |||
取石之火 | |||
奏石之乐 | |||
《泡泡课堂》 | 疯狂泡泡赛 | 课后服务时间 | 1、了解泡泡的制作材料以及制作过程;学会有创意地玩转泡泡,能用手机记录下同伴玩泡泡的影像。 2、把劳动教育与“泡泡”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自觉参与家务劳动的良好习惯。 |
创意泡泡秀 | |||
五彩泡泡糖 | |||
爱心泡泡花 | 放学后以及周末在家时间 | ||
《种子课堂》 | 种子开会啦 | 周末时间 | 1、在收集各种种子的过程中,通过询问家长、上网查资料等方式,对各类常见的种子有初步的了解,能快速辨认各类种子。 2、能利用种子的颜色和形状来创意设计种子画。 3、以“我给种子找个新家”为主题,师生一起动手用种子画来装饰班级墙壁。 |
夸夸小种子 | 课后服务时间 | ||
创意种子画 | |||
种子的新家 | |||
《走近四大发明》 | 造纸有“术” | 课后服务时间,每个子活动都需要一周的时间。 | 1、学生通过亲自尝试,近距离了解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以及四大发明在现代的运用价值。 2、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爱国情怀。 |
“活”字印刷 | |||
指南有“针” | |||
火药很“火” | |||
《秋天里的一封信》 | 读秋姑娘的信 | 课后服务时间 | 1、在具体的活动中了解信的格式以及每种小动物过冬的方式;知晓信封上邮编的意义;能创意设计动物邮票。 2、职业体验:参观邮局,能简单地根据邮编帮邮递员叔叔把信件进行分类,与邮递员叔叔一起送信。 |
给小动物写信 | |||
设计动物邮票 | |||
自制创意信封 | |||
我是小邮递员 | 周末时间 | ||
《翻滚吧,红薯!》 | (挖、烤、蒸)红薯 | 周末时间 | 1、在品味红薯的同时,知晓红薯的生长环境;了解红薯的食用价值。 2、与劳动教育清单中的“养护绿植”结合起来,水培一盆红薯藤。 |
红薯大百科 | 课后服务时间 | ||
晒红薯干 | 周末时间 | ||
水培红薯藤 | 周末时间 | ||
《橘子!桔子!》 | 我到底叫啥名 | 周末时间 | 1、通过“质疑→自主查找资料→了解橘子和桔子名字的由来”(北方叫橘,南方叫桔)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2、以橘子赛跑的方式让孩子们在阳光下尽情放松,在一跑一追之间享受童趣。 3、小橘灯、创意橘皮画是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4、橘皮茶,也是养生茶,让孩子从另外一个方面去了解橘子的功用。 5、品橘斗橘诗:各小组推荐代表上台,能完整吟诵一句描写“橘子”的诗句,就可以获得一枚橘子。最后各组把获得的橘子进行分享品尝。 |
看谁跑得快 | 课后服务时间 | ||
嘿,小橘灯 | |||
创意橘皮画 | |||
橘皮茶,喝起来 | |||
品橘斗橘诗 |
2、活动照片
《奇妙的石头》
《泡泡课堂》
《种子课堂》
《走近四大发明》
《秋天里的一封信》
《翻滚吧,红薯!》
《橘子!桔子!》
薛家实验小学二4班课后服务家长课程开发
课程主题 | 实施家长 | 活动照片 |
秋香四溢 | 何永明妈妈 孙清妍妈妈 |
|
秋天里第一支唇膏 | 何永达妈妈 陈明阳爸爸 |
|
种子画 | 刘唯宫妈妈 徐俊熙妈妈 |
|
猜猜我是谁 | 江雨萱妈妈 欧佳倪妈妈 |
|
消防安全讲座 | 韩成甜妈妈 何永明妈妈 |
|
手工古诗挂件 | 周庭羽妈妈 王美宸妈妈 |
|
戳纸画 | 李辰睿爸爸 高媛媛妈妈 |
|
纽扣变变变 | 张子轩妈妈 包明杰妈妈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