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有幸聆听了陈霞老师执教的Unit6 My e-friend checkout time板块,陈老师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书本材料,展现了一堂精彩的课,以下是我的一些听课感想。
1.尊重学生 体现学习方式转变
课堂开始的导入部分,陈老师向学生提问Do you have any friends? Who is your good friend? What does he/she like doing you? 通过自然的交流铺平后面学生对话的道路,使学生获得更多的信息和知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陈老师的课改变填鸭式、表层化的教学方式,走向整合、发展的课程,让学生善于学、乐于学。
2.合作学习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在本堂课的教学中,陈霞老师通过同桌合作、小组活动等让学生总结归纳可以介绍朋友的哪些方面,放手让学生自己总结,而不是生硬地把内容搬到学生面前。同时听力文本的呈现促进思维导图的生成,培养学生听、说、读的能力。这种方式也有利于促进生生之间的交流,促进同学之间的情谊。
3.示范到位 学生构建语言能力
陈霞老师上课示范、教学指令清晰,帮助学生学习生动的语言。互动模式也是多样化,有师生、生生等多种互动。在学生创作思维导图前,陈老师耐心指导,准确示范,让学生更有策略地完成自己的思维导图。除了原本书本上age, hobby,activity,subject,ability,country以外,又增加了appearance,job等,为学生写作作出示范。
4.捕捉资源 给学生无限的表达空间
陈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捕捉学生资源,并且进行句型新授,例如学生惯用Where does he/she live?有的学生想用from,陈老师就教授Where is he/she from? 没有一带而过,而是给学生自己表达的机会,拓宽思维。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点滴感受,很感谢能聆听陈老师这堂绘声绘色的研讨课,让我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