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有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辅导、评价等。为了更切合我校小学英语教学的实际,实现教学管理的科学化,促进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保证我校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特制定本“常规” ,对教师教学的各个环节提出规范性的要求,使英语教学工作做到严而有序,有章可循。
一、备 课
备课是教学工作的基础,是上好课、提高教学效益的前提,也是教师不断积累教学经验资料和提高自身文化科学知识、业务能力和教学能力的主要途径。因此,要求小学英语老师必须认真备课,教学进度要适中。
1.学习英语课程标准(2022新版),从整体上领会把握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原则、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备课中要体现英语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1)注重素养培育,充分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
(2)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考虑语言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性。
(3)整体设计目标,体现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
(4)强调学习过程,体现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5)优化评价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6)开发课程资源,丰富和拓展英语学习的渠道 。
2.通读教材,钻研教材,把握整套、整本教材的内容及其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定出学期(学年)的教学计划、单元及每一课的教学要求(目的)、各课时教学方案等。
3.设计课堂结构
课堂设计要遵循英语教学原则,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课堂设计要以能达到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为宗旨,其中知识目标的定位应紧扣相关话题,注意始终以话题为线索设计相关活动。课堂设计采用活动化备课模式,做到各教学环节完整、衔接紧凑、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坡度适当,整体上有逻辑性。新知识的呈现方式要科学、巧妙、有吸引力,要直接接触本课时教学内容的实质。备课要体现“五明确”,做到“四备” 。
(1) 五明确:教学目的明确,教学重难点明确,教学过程明确,板书设计明确,作业布置明确。
(2) 四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作业。
(3)提前备两个星期的课,合理分配每本书的课时,合理安排每课时的内容。每节课的教案必须完整,在教案中体现本单元的总体安排以及本单元的具体课时、本课时的课题、学情分析、教学目的(含情感态度、知识、技能等方面)、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设计理念、教学法设计、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及电教手段的准备以及基本的具体的教学步骤。
二、上 课
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课要做到以下几点:
L.教师必须在上课前2分钟到达教室,检查课业用品的准备情况,营造学习英语的气氛,于“组织教学”环节向学生交待好课堂教学目标。
2.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创造浓厚英语气氛。涉及个别语法知识,可适当使用母语引导。
3.以旧引新,学新复旧,新旧知识有机衔接,合理分配各个环节的时间,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和效益。
4.贯彻听说领先原则,组织学生广泛视听,注意语音、语调的正确,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5.创设情景进行教学,情景贴切,方法多样新颖,重在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注意遵循从理解、会听、会说、到会读、会写的语言基本认知规律,并在每个环节中重视学生的反馈(语言输出)情况。
6.恰到好处地运用各种直观教具及现代化教学手段。适当使用游戏方法练习新教学内容或复习旧内容,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和浓厚的英语气氛,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7.在课堂教学中自觉运用有效的评价,让评价贯穿教育教学始终(学习的全过程);并引导学生健康地评价他人和自己。
8.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强烈动机,以正面表扬为主。
9.教师仪表及教态恰到好处:
10.板书设计合理。
三、作业布置及批改
1.作业布置:要有口头和笔头作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承受能力,做到三个“有利于”: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课堂新学知识,有利于学生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有利于学生提高应用英语作为交际手段的能力。布置作业应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目的要求、内容和方式,避免随意性;
(2)练习内容要有代表性、突出重点和难点,要兼顾知识、技能、交际性练习,且难度有层次。份量适中,要做到少而精,切忌搞题海战术,尽量减少机械性抄写的作业;
(3)注意因材施教,要求不同的学生做不同数量和不同难度的练习;
(4)口、笔头作业均应有,适当增加模仿录音作业;
(5)严禁以作业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
(6)书写工整,字迹端正;
(7)听力作业要求先听说后按书面的提示完成。
2.作业批改:批改作业是信息反馈的重要手段。教师需要进行全批全改,以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精批细改、抽样批改、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相互批改、重点批改、面批等等。批改作业应注意以下几点:
(1)作业批改要认真及时,不漏改、不错改;学生改正后及时反馈;
(2)批改的符号与教师的批语相结合,符号正确一致;
(3)无论采用哪一种作业批改方式,都要保证批改的及时性、科学性、启发性和教育性,都要认真作好错误记录,分析错误原因,并与备课、上课、辅导等教学环节结合起来,通过作业讲评对学生作必要的补缺堵漏。
四、辅 导
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补充,是因材施教的手段。辅导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
1.辅导优生:抓好英语兴趣小组课外活动,扩大优生面和他们的知识面,严格把好优生的语音语调关,对国际音标的掌握提出更高要求,提高他们自学英语的能力。
2.辅导学习有障碍的学生:一般采用个别或小组辅导的方式,进行有的放矢的补缺堵漏,着重帮助他们读写句型、单词,定期复习,提高信心,提高智力水平。
3.反对全班性补课,避免简单重复,打疲劳战。
4.利用课后服务时间,每位老师查漏补缺,帮扶后进生,尤其是基础知识,常抓不懈。
五、教学评价
测验和考试的目的在于衡量学生对所学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学生运用英语知识的熟练程度做出评价。它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熟练技能技巧;帮助教师获得教学目标实现情况的反馈信息,从而改进、调整教学;同时也是对学生学习成绩评定的重要途径。
1.每学期由教研组组织基础过关。
2.每学期末,举行一次期末考试,复习时,应根据教学目标对重点内容知识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梳理。考试的命题要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确定范围,不超标准、不降标准,命题要求注意基本性、阶梯性、综合性和灵活性。
3.注重过程性评价,把平时课堂表现纳入学期总评,学期末进行口语测试,3、4年级30分口语,5、6年级20分口语,纳入学期总评。
4.考试不公布成绩,以等第的形式记录到学生成长档案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