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各位老师,领导,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上课的题目是四上unit2 After school的第三课时,主要涉及sound time以及cartoon time两个板块的教学。首先我要感谢王校长与王丽老师,给了我这次机会,也要感谢我们四英组老师,陪我一次次的磨课,帮我解决课件上的技术难题,帮我做板贴设计板书,谢谢大家的付出。
说教材
(1)就单元而言:本节课是单元的第三课时,Cartoon time部分出现的句子When do you get up?为第三单元的学习铺垫引导,这是一节情境体验课;sound time部分学习字母a的发音归纳及运用;
(2)就本课而言:本课教学的是Cartoon和Sound time两个板块,是本单元的第三课时。核心教学内容是通过预测文本、观看动画、模仿朗读等方法理解故事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故事的表演。在sound time板块的教学中,结合学生学情,加入Phonics自然拼读的拓展,通过儿歌的欣赏、诵读,引导学生尝试拼读含有相同音素的单词,掌握一定的拼读规则。
说学生
有什么?四年级学生在第一单元中已经对于字母a的发音有所涉猎,而在三年级时他们就已经学过了phonics。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也比较注重训练学生观察图片的能力。
缺什么?我们班学生间语言能力差异较大,因此对于班级内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我利用学生差异资源,帮助其余学生学习新词。对于故事的朗读与提高,我布置有梯度的任务,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让他们都有所提高。
能什么?让学生在学习本课以后,能够利用phonics自主拼读单词,并熟练掌握sound time语音发音及小诗诵读,能够充分理解卡通故事内容,并在课后能够创编一些简单的句子或者小诗。
说教学目标:
在教案中都有所体现,我就不多阐释了。
说教学设计: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一、立足phonics,创设情境,提升学生语言能力。教学即情境。在深度学习的课堂中,我们要在情境中建构知识,在情境中实现知识的迁移和问题的解决。在设计这节课时,我由三年级学习过的phonics 中a的字母操引出字母a的发音,以旧带新,创设情境,带领学生进入sound time的学习,在语音板块教学中,我设计寻找更多含有字母a的单词并对其发音进行区分的板块,以及学生造句等活动,让学生能够快速掌握单词的读法,我认为学单词是为了用单词,学以致用,当然这一块也是为了后面更自然的引出卡通的教学,进行板块紧密衔接作铺垫。前期试上的时候,学生在这里有些出不来,不怎么会造句,所以我让他们小组讨论一下,先在组里说一说句子,这样出来的句子就更加丰富了一些。
二、任务驱动,激发学生学习能动性,实现高效课堂。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能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围绕任务展开学习。在这节课中,我设计了多个任务,涉及听,读,说等多个维度,如在语音板块,我设计让学生由观看视频,主动学习a的发音及拼读规则,然后自行读出新单词,体现深度学习时刻。在设计如何将语音板块与卡通板块自然的链接起来时,我将含有a的单词rat作为连接卡通的线索,与我们认识的一位老鼠朋友Bobby进行串联,然后自然过渡到卡通的教学。
三、结合教学挂图,引领学生主动提问,提升学生思维品质。深度学习,要善于发现问题,并能够积极探索,自主解决问题。在卡通板块的教学中,我尝试将卡通的教学借鉴绘本的教法,就是让学生自己学会观察,由观察图片产生疑问,对故事内容以及细节进行猜测,然后再通过看图,看视频等方式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通过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然后自己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四、关注情感变化,关注细节,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我特别关注故事主人公公鸡先生和Bobby的情感变化,公鸡先生很淡定基本没有情绪波动,但是我们的小老鼠Bobby是有情绪变化的。他由刚开始的早起后昏昏欲睡,到后面发现是星期六不用上学后表现出的惊讶,整个故事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很多学生从Bobby的故事中产生了共鸣,由此我也有一些思考,如今的孩子学习压力早已超出我们的小时候了,孩子们很多出现睡眠不足的现象,如何更好的去理解孩子,能否解决这一问题,这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当然,教育孩子早睡早起,也是作为一个情感提升,爱护孩子,与孩子一起成长。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一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只有让学生感兴趣的,能够全身心投入的课堂,才是好的课堂。
在今天的这节课中,我的时间把控还是欠缺火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