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三月反思
发布时间:2023-03-20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吉菲菲

    《端午粽》这篇课文条理清晰,围绕端午粽,以儿童的口吻生动地向我们介绍了粽子的样子、味道和花样,文中用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来形容箬竹叶、糯米、枣,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积累这样的词,同时注重朗读指导,让学生感受句子的韵味和节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应加强对阅读的指导,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教时旨在通过有情感地朗读等手段,让学生走进文本,引导学生从读入手,在读中感悟,在读中识字,在读中与生活实际相融合。

     上课初始,采用课件展示节日食物,让学生去猜测是什么节日,引起学生兴趣,最后通过粽子引出端午节的情境导入,给学生普及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以及丰富多彩的端午节习俗活动,再走入情境揭示课题后让学生初读课文,了解、理解课文内容。创设浓厚的节日氛围,引导学生从实际的生活体验中出发,谈自己对端午粽的了解,采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导入法,更能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我讲了第二课时,主要引导学生以读促学的手段去理解课文内容。我引导学生个人、分组、男女生赛读逐段朗读、自由朗读、创设问题情境朗读等形式,读通后再来品读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做到真正以读促学,以读促教。针对二、三、四自然段我提出以下问题:

    1.外婆包的粽子有什么特点?粽子由外到内的顺序描述粽子的外形特点。色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香一股清香味又黏又甜。

     2.外婆包的粽子花样很多,结合课文说一说外婆包的粽子有哪些种类?红枣粽红豆粽鲜肉粽。

     3.还有哪些种类的粽子?蛋黄粽杂粮粽绿豆粽。

     4.第3自然段中哪一句话可以概括外婆包的粽子的特点?外婆包的粽子十分好吃,花样也多。(中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导入法,更能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5.说一说,端午节为什么会有吃粽子的习俗?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6.学做“粽子代言人”,向大家介绍、推荐粽子。粽子是用糯米和箬竹叶做的,馅儿可以多种多样,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代表食物,吃起来美味可口!

     根据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每年端午节我们都会吃粽子,今天通过学习《端午粽》,我们不仅品尝了美味香甜的端午粽,还知道了端午节的由来。每当我们吃美味香甜的粽子时,不要忘记缅怀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