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2月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3-04-20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杨春芳

《找春天》是一篇短文,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作者把春天比作一个小姑娘,她害羞,所以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美丽,有着娕绿的秀眉和色彩斑斓的眼睛;她活泼,娴熟地弹奏着动人的音符,快乐地荡着秋千,兴奋地叫着、笑着……文章呼唤着我们到大自然中找春天去!春天无处不在。

教学中我关注学生的句式训练,在4—7自然段中“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解冻的小溪叮叮咚咚,那是春天的琴声吧?”这几句句子把春天的小草、野花、嫩芽、小溪与眉毛、眼睛、音符、琴声进行了比拟,使句子更显生动又能引发孩子的想象。在理解、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孩子们比喻事物之间的相同、相像点,这样,孩子们在进行说话训练创编句子的过程中有了支架,难度降低了很多,而且参与孩子的热情也高了许多。孩子们说到了:迎春花开出个个花苞,那是春天的笑脸。春雷轰隆隆,那是春天的呼噜吧?柳条随风飘荡,那是春天的头发吧?……读着孩子们的句子,会发现,他们已经悄悄建立了认知的链接。

在识字过程中,我依旧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推进,并提高要求,让学生对着生字格内的生字自己认读,并在认识的字下打“O”,不认识的下打“△”。并以此为依据,及时调整教学的重点,调整合作学习的内容。在汇报时,注意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组长发言后,让同组伙伴相互补充的基础上,引发其他小组的接力,并能主动辨别,说过的字不再重复,根据自己的所听的信息进行筛选、分享,让孩子学会协作。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