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金华的双龙洞》是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它是一篇游记,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融情于景,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和品赏大自然的情趣。课文按照游览的顺序,依次写了去金华双龙洞时的路上见闻、游外洞、由外洞进入内洞、游内洞的所见所闻所感及乘船出洞的情况。全文结构严谨,内容安排浑然一体,井然有序,两条线索有机交融,贯串始终;观察仔细,描写形象生动,景物特点鲜明;叙述有详有略,详写孔隙、内洞风貌,突出了双龙洞的特色。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表达的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语言文字领略金华的双龙洞的神奇之美,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一、教学效果
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效果: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金华的双龙洞,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因此我在教这节课时,创设了一个快乐复令营,让同学们以夏令营队员的身份,去欣赏课文,并且以这条游览的主线贯串整节课的始终。自已设计的过渡语,让学生沉浸在游览双龙洞的情境中。这样,不仅把枯燥的文字变成有理的游览,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抓住课文的写作线索。作者采用了两条线索,并将其有机地融合,条理清晰。课始,学生非常容易地找出线索之一:出金华——过罗甸——渐渐入山——到双龙洞口——游外洞——过空隙——游内洞——出洞。在讲读课文时,我就主要采用这条线来讲。线素之二:泉水,迎看溪流上山——溪流从双龙洞口往外流——外洞泉水来路是石壁下方的空障——泉水在内洞缓缓流——上源在深黑的石洞里。这条暗线学生没有一下子说出来,是在我的提示下找出来的。
(三)“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自悟,边读边想象,以读促悟。借助图片、录像等电教手段创设情境,努力营造自主阅读、积极对话的氛围,使学生能感悟出语言文字背后的情韵,把自己对文本的融合体会表达出来,把课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使课堂上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
(四)抓住重点语句理解。文中有两个句子写出了作者乘船进入内洞时的真实感受,无疑是本篇课文中的重要语句。教学时,我先播放配乐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感知作者的真实感受;然后,又让学生抓住“挤压”“稍微”“准会”等词语,或联系生活实际,或联系课文内容,或解读作者心情;最后,水到渠成地小结学法,热情鼓励。这样处理,不但顺利地达成了预设目标,而且渗透了学法指导,还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效果是显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