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手指》教学反思5月
发布时间:2023-06-26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陈春丽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风趣的语言,根据《手指》的这篇课文的语言特点,它是落实本单元单元语文要素的核心篇目。但是,“语言风趣”是一种感觉,很多时候只可意会不好言传。那么,怎样使学生感受到文章语言的风趣?《手指》一课该如何教学呢?
一、融合“大概念”理念,拓展学生思维
      我在教学之前并没有直指丰子恺先生的语言风格,而是花了好几分钟的时间从丰子恺的个人成就以及他的漫画作品说起,在这里我融合“大概念”的理念,让学生在脑海中构建一个丰满立体的丰子恺形象。
二、架构学习活动群,由扶到放,增强学生学习自主性
      在这节课上对于如何以学定教、有层次地学、架构学习活动群有深刻的认识,整节课的板块设计清晰。
      在研读“中指”的片段,然后由扶到放为学生搭建支架,运用表格引领,充分打开活动过程,让课堂“活”了起来。我先带着学生理解“中指”片段语言的风趣幽默,然后运用任务单,让学生自学自悟,体会其他四指的语言的风趣幽默,充分打开了学生思维和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学生在完成任务单的过程中,将知识理解、内化再输出,这样在语言实践中语文要素就得以充分落实。学生有了自己的思考,他们不再是学习的“旁听者”,而是学习的“参与者”,思维的碰撞在课堂的交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