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丁老师的《植物妈妈有办法》让我觉得耳目一新。《植 物妈妈有办法》是人教班二年级语文上册内容,课文以简短的篇幅、形象的语言叙述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富有儿童情趣。丁老师充分研读了教材,尽心设计了这堂课。本课有三大亮点,值得我们低年级的语文老师借鉴学习。
1、随文识字,方法多样。
低年级的随文识字课模式固定,如果老师的教学设计没有新意,学生会感觉枯燥无味。胡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前两个小节分别采用了不同随文识字的方法,在学习第一小节时,先出示带拼音的课文让学生读,然后去掉拼音,再指名读,接着留下生字所在词语,开火车读,指名读,最后出示单独一个会认字,开火车、吹泡泡等反复拼读,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而在教学第二小节时,丁老师则先出示带拼音的会认字,然后去拼音读,放在词语中读,再放到句子中读,做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既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又避免了单一的教学模式,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借助图片,激发兴趣。
这篇诗歌涉及到许多学生生活中不经常接触的植物,丁老师利用课件,制作了栩栩如生的图片,例如“蒲公英、苍耳、铠甲“等”,让学生直观感受这些植物的形态,并且让学生用完整的话自己来形容,教师适时引导,这样,学生在形象、具体的图片中识字、理解词语,不仅降低难度,使学生印象深刻,而且很容易将知识牢记在心。
3、朗读指导,细致有效。
这篇诗歌生动优美,合辙押韵,很适合朗读,但是,有些长句子和句末的韵脚孩子们很难把握,所以丁老师从停顿和押韵两方面进行指导。如: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教学中,老师先出示“纷纷出发”指名读一读,然后再出示“就乘着风/纷纷出发”,最后出示整句话,“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这样的指导使学生一目了然,指导在句中什么地方停顿。在指导押韵时,教师以第一小节为例,引导同学找出押韵的字,顺势指导朗读,然后让学生自己找出第二、三小节的韵脚,练习朗读。学生能够在丁老师细致到位的指导之下,将这篇诗歌读得别有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