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十一月评课
发布时间:2023-12-15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陈静琪

那一定会很好评课

高老师的这节课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让课堂学习自然的发生。下面我将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简单的点评。

一、学习任务是有核心的系列化

第一个学习任务,让学生找一找种子四次变化分别都变成了哪些事物,初步感知种子奇妙的生命历程。进而倒推种子的四次心愿,学生找到了相关的句子,也找到了童话语言表达的秘妙,对反复的结构有了初步的认知。第二个学习任务,指向让学生说一说种子的变化历程,种子处在什么样的现实状态,因此他产生了什么样的心中愿望,又是怎么做来达成这样的愿望的?之后,又让同学们发现明晰种子变化的过程中有什么样的规律,让学生明白经历了拆、做这样的过程,可以利用的资源越来越少,也会后面的续编童话奠定了思维基础。其实这两个学习任务都是从单元语文要素中感受童话想象的丰富这个核心点生长出来的。第一个学习任务指向初步感知童话想象的奇妙,任务二让学生进一步发现想象的丰富,是建立在想象有一定的现实依据是合理的,发现规律用引导学生感受想象是有层次的,是合情合理的。所以本节课老师的学习任务中,有内在的逻辑关联,有聚焦的核心主题,形成了这样一种前后呼应的任务联动,这样的有核心的系列化任务,支撑学生的语文学习真实的发生。

二、学习任务是有进阶的活动化

高老师这一节课,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引导学生开展了拾级而上的进阶式学习。比如老师在设计第二个任务的时候,考虑到三年级学生表达能力比较薄弱,在说种子第一次变化的时候,老师是给了充分的引导和支架,一步步的教会学生表达,在评价中告诉孩子要有序完整地进行表达,如果能用上自己的话,创造性的说,那就更好了。交给学生表达的方法和要求后,在由扶到放,让学生借助思维导图,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也落实了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

三、学习任务是有情境的表现化。

高老师在课的最后让学生续编童话生感悟,设计的巧妙。这个任务生动诠释了在《新课标》中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进行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我要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这一理念。学生在明晰了变化的规律后,很自然的将文本的情境迁移到生活的情境中,孩子们展开了自己丰富的想象,他们联系生活,产生了很多奇妙的想象,有的孩子想到梳子、积木、牙签、纸等等,他使得续编不再是刻意的模仿,而是对想象力的唤醒。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进行一次创意的表达,这样的学习活动的过程是美妙的。

本节课的学习活动前后接续,从得意到得言,从阅读到表达,从文本到生活,给他学生生动的学习体验,让学习自然的发生。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