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
一、 关于教学设计方面
优点:在准备教案之前我遵循备学生,备教材,备课标的原则,认真读并熟悉了原文,分析了本课所在单元的教学目标及本课课后习题,结合高段小学生的生活现状、阅读能力、自学能力、共情力、注意力等特点,设计了符合该学段学情及课程目标的教学环节。如:
1、导入环节,我充分发挥个人的演讲优势,引经据典,以排比的方式进行导入。在引导学生感受五位壮士视死如归的决心时,利用一段习主席的讲话以及对日军侵华罪行的记录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共情能力,使其能够深刻体会到五位壮士心境的同时,激发其爱国热情和对革命精神的崇敬之感。
2、在讲解本单元重点教学目标及本课重难点-- "点面结合”时,我充分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教学原则。首先让学生自读第二自然段,在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进行批注,再逐- -分享自己的感受,引出描述五位壮士激烈战斗场面时所运用的“点面结合”的表达效果。再利用一段对拔河场面描写的文字及记录都市夜市热闹的视频,加深学生对点面结合的理解。循循善诱,发挥学生是教学主体的同时也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
3、关于课后作业的设置:为了响应"双减”政策的号召,提高课后作业的针对性、趣味性,我将课后作业设置为:搜集一则关于抗日战争时期的英勇故事,为下周革命故事大会做好准备。
不足之处:
1、由于还处在教育教学初步阶段,对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重难点的把握,教学评语的设置还不够细致、全面。这就使得我习惯从一些优质课程中寻找可供借鉴的材料,但不是所有的优质课都适合所有的老师或学生,在借鉴过程中我忽略了将别人的东西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未准确地找好自己的教学特点。
2、教师在课堂上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甚至每一个眼神都是有教育意义的,而我们教师如何在短暂的四十分钟里发挥教育教学的最大价值,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教学设计都得有存在的价值。然而,微格之初,我的许多教学设计是多余的、冗杂的,比如一些华而不实的评价语"好,不错,你的手举得最高,我请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