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活”起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理解古诗词的基础,刘老师这堂课,学生朗读始终贯穿整个课堂,方式灵活多样——同桌合作读、指名读、齐读、带读等等,除此之外,朗读也是循序渐进的,伴随方法指导的。比如,朗读古诗词必须先扫清字词障碍,读准字音是学习古诗词的第一步。刘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把生字词标注出来,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让学生把握正确读音。读准字音之后,接下来就要读出诗词的韵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老师从《清平乐·村居》的文体——词入手,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词的特点,当学生说出词分为上下两部分时,老师相机指出“篇幅相对较长的词分为上下两片,朗读时,两片之间要有适当停顿”;当学生发现词每句的韵脚时,老师又抓住这点指出“朗读时,词的韵脚要适当突出”。随即老师带读,学生先跟读再自读,加深印象。随后就是有感情地朗读。老师提出问题:这是一户什么样的家庭?学生们回答:快乐的、幸福的、美满的、和谐的......紧接着又提出问题:一个家庭快不快乐,主要看老人和小孩,这首词里的老人和孩子的快乐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孩子们一番思索之后,给出答案:相媚好、卧。把握了这首词里任人物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难点自然迎刃而解。

评课《清平乐》
发布时间:2024-03-20
点击:110
来源:原创
作者:陈春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