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9月评课
发布时间:2024-09-24   点击:25   来源:原创   作者:花叶


《一豆荚里的五粒豆》是安徒生的一篇童话故事,讲述了五颗一起长大的豌豆,各自奔向自己理想的未来,其中一颗在一座小楼的窗台裂缝里发芽、长叶、开花给一位身体虚弱长期卧病在床的小姑娘带来生机,给她信心和勇气,战胜病魔的故事。

牟老师在执教本课时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质疑问难法”、“交流讨论法”等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情境导入,牟老师在多媒体上呈现一个谜语,然后学生谜底是什么,从而引出课题《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并在黑板上书写。

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同时又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了情感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牟老师请学生自由地朗读一遍课文,并在多媒体中展示自读的要求边读边划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并用自己掌握的方法读准字音、理解词义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学生完成自读之后,教师再留出一些时间供学生思考问题“这五粒豆有什么经历?最后怎么样了?”。牟老师紧紧围绕这些问题,根据课文的写作顺序有条理、清晰地整理出来。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牟老师不是单独的在解决问题,而是把讲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中重点的词句以及五粒豌豆的语言作为重点朗读指导。我觉得这种教学方法挺好,能让孩子在学习中有所思考,为学生在语文学习当中活学活用奠定了基础。体现了语文学习的意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当学生的问题呈现出清晰的答案后,也就揭示了文章的主题: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你索取了什么,而在于你为别人付出了什么。

建议:对五粒豌豆不同的愿望、志向和结果用一个表格呈现出来,进行鲜明的对比,会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中心。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