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点儿》是一篇充满想象力的科学童话故事。在教学中,刘老师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积极引导,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与识字,落实了语文要素,同时学生的语言发展和思维训练得到了有机结合,散发出浓浓的语文味。识字是本节课的重点,所以,整节课随文识字的设计是紧扣这一重点,没有太多的旁逸斜出,非常简单,非常实用。另外,教学的每一个环都做的很扎实。听课后,让人久久回味:
1.本节课能够引导孩子入情入境的进行理解课文,然后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紧扣词语和句子。日常教学中,老师们常常觉得不知道怎样指导学生进行朗读,但其实朗读的基础是什么?朗读的基础先是理解,只有理解了才能读得更好。如果要是没有理解,读不明白就去朗读,肯定读不好,就算听着学生有抑扬顿挫,有朗读技巧,但技巧和内容是两张皮。朗读就是要基于读明白文章内容,揣摩好人物的心理以后,体验到文章的情感,体验到人物的情感,然后可以引导学生再创造内容情感再表现出来。这一节课老师就引导的非常好。
2.随文识字的方法非常多。比如说“不”的变调,云彩的“彩”,数不清的“数”多音字的朗读,结合数学、课程表等;还有在解决“问”字的解决,有了问题就有了回答,这就跟课文的内容是完全结合了,还有“半空”的“半”字,老师让学生用纸折一折,借此来理解“半”字。
3.这节课老师的延展把握的特别好,延伸一下,又马上跟课文的内容结合起来。比如写字环节,低段写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我们不能忽视。这节课的另一个亮点,是老师播放了一个领写员视频,让学生先看一看“你”字怎么写,又摆一摆“你”字的笔顺,加深学生记忆,接着让学生再写一写,写完之后,又以感谢信的形式训练说话的同时,再巩固“你”字的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