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1月评课
发布时间:2025-01-18   点击:14   来源:原创   作者:周婷婷

        《雾在哪里》是一篇充满童趣的科学童话,通过拟人的手法将“雾”这一自然现象描绘成与世界捉迷藏的淘气孩子,为孩子们呈现了一个奇妙而朦胧的世界。以下是对这篇课文的评课分析:


‌一、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非常明确,旨在让学生通过阅读认识雾的特性,并学会运用相关词汇和句式进行表达。教师能够准确地把握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如雾的淘气形象、雾藏起景物后的情景等,并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和讲解。


‌二、教学方法多样,寓教于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猜谜语、看图猜字、朗读比赛等,这些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特别是通过朗读比赛,学生们能够更好地体会雾的淘气语气,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课堂互动频繁,学生参与度高‌


        整堂课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非常频繁,教师能够及时地引导学生思考、发言,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学生们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朗读活动,表现出了很高的学习热情。这种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自信心。


‌四、识字教学扎实,注重方法指导‌


        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在这节课中,教师非常注重识字教学,不仅通过多次朗读和语境呈现来帮助学生记忆生字,还注重识字方法的指导。如在学习“雾”字时,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雨”字头的字一般与天气有关,这种归纳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生字。


‌五、板书设计简洁明了,有助于知识梳理‌


        本节课的板书设计非常简洁明了,教师将课文中的关键词和句式进行了提炼和概括,并清晰地呈现在黑板上。这种板书设计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梳理知识,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六、建议与改进‌


        尽管这节课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但仍有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例如,在朗读指导方面,教师可以更加细致地引导学生体会雾的淘气语气和神态,并通过模仿和表演等方式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此外,在课堂互动方面,教师可以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如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综上所述,《雾在哪里》这节课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课堂互动、识字教学以及板书设计等方面都表现出色,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改进措施,以期在未来的教学中能够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