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3月评课
发布时间:2025-03-03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张丹

《红楼春趣》评课稿

在这细雨纷纷、梨花风起、桃李争笑的春天,我们也随同温婉动人的陈静琪老师,一起到红楼中寻找春之趣。

一、落实方法 突破难点

《红楼春趣》是五下第二单元——古典名著单元中的一篇略读课文。名著的语言表达和现代文学作品有一些不同,尤其是这篇课文,许多词语是难读、不容易理解的,所以学生在学习时具有一定挑战性。因此,陈老师首先通过回顾学法、勾连语文园地等方法入文,提炼出阅读名著可以用上猜读、跳读、借助资料等方法,再巧妙地将词语归类学习,引导学生用上刚刚的猜读、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突破阅读障碍,为后续学习提供支撑。

二、以“趣”贯穿 任务有效

陈老师的课堂里,有着春日的清新,更以趣味贯穿,以“寻风筝之趣”“识笑之趣”“品人之趣”三个任务有效推动文本学习,层层递进。

“风筝”作为本文的重要线索及意象,老师以找风筝、悟特点的任务推动,将风筝与人物及事件勾连。接着,循风筝之趣,聚焦人物之笑,抓住11处笑,分析笑的原因,触及心灵、展开解决,进而聚焦宝玉的人物形象。抓住宝玉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看见美人风筝做得十分精致,心中欢喜;自己放了半天,只起房高便落了下来,急的头上的汗都出来了。感受贾宝玉完全没有公子哥儿的架子,率性纯真的特点。介于这一人物其实对于学生是有难度的,因此陈老师在此过程中,巧抓资源,适时补充宝玉所处的环境和身份资料,帮助学生多角度分析,感受宝玉鲜明、立体的人物形象。

纵观本节课,陈老师很好地落实了对略读课文的要求,紧扣阅读提示,学生充分朗读交流,最终达到了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