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观摩《端午粽》这堂语文课时,我深切感受到邵金花老师在传承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融合方面的用心。这堂课以独特的方式将端午节习俗与文本知识传授相结合,亮点突出,同时也存在一些值得探讨与提升的地方。
• 情境创设,文化导入:课程伊始,老师播放端午龙舟竞渡视频,展示五彩香囊、艾叶菖蒲等图片,营造浓郁的端午氛围,迅速抓住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结合生活实际提问,如“端午节你们家会做什么?”引导学生分享经历,自然引入课文,让学生感受到端午文化就在身边。
• 字词教学,扎实多样:采用直观教学法,讲解“粽”字时展示粽子实物,理解“米”字旁与粽子原料关系;通过动画演示“剥”的动作,学生轻松掌握字义。识字方法丰富,加一加、换一换、儿歌识字等,如“糯米白白真好吃,加水一煮变糯糯”,加深学生对“糯”字记忆,学生识字效果显著。
• 朗读指导,情感传递:安排多种朗读形式,自由读、范读、配乐读。指导朗读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如“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通过重音、停顿读出对粽子的喜爱。分角色朗读文中对话,学生准确把握人物情感,感受一家人过端午包粽子的温馨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