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米糕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在导入环节,我拿出准备好的米糕,让学生观察米糕的颜色、形状,并品尝米糕的味道,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米糕的了解,以及平时吃米糕的经历,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朗读感悟,体会情感
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也是感悟文本情感的有效手段。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走进文本,体会情感。
我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对于描写米糕制作过程的语句,体会米糕制作过程的复杂和辛苦,并指导学生用平缓、沉重的语气朗读,读出对劳动者的尊重。
三、 问题引领,深入理解
为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涵,我设置了以下问题:
“为什么爸爸说这块米糕是‘千人糕’?”引导学生关注米糕背后的故事,体会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你从‘千人糕’的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劳动的意义,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者。
四、 拓展延伸,升华主题
在课文学习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思考:
“你还知道哪些东西是很多人一起劳动的结果?”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更多关于劳动创造价值的事例,体会劳动的光荣和伟大。
“我们应该怎样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者?”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者的意识落实到实际行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