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六月反思
发布时间:2025-06-01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陈静琪

         本次《咕咚》一课的教学,我以2022版新课标为指引,聚焦核心素养培养,通过真实情境创设、多元化识字策略、分层朗读指导以及语言实践运用,引导学生在趣味探究中提升语文能力。以下结合新课标理念进行反思:


        一、真实情境驱动,激活语言运用

       新课标强调“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发展核心素养”。本课以“森林声音探秘” 为情境主线:首先,游戏化导入:通过“学动物叫声”活动引出拟声词,学生联系生活模仿“咕咚”声,自然进入文本语境。接着,以问题链推进:以“咕咚是什么?”→“动物们为何逃跑?”→“逃命时说了什么?”为探究线索,激发学生持续思考,将语言学习融入问题解决中。

       二、多元化识字策略,强化自主探究

        新课标要求“激发识字兴趣,掌握识字方法”。本课设计三类识字活动:字理溯源通过古文字“象”“鹿”的象形图示,引导学生观察字形与实物的关联;解析“熟”的四点底(与“火”相关),对比“黑”“煮”等字,建立汉字系统思维。联系生活识字学生分享“掉过橡皮/玩具”的经历理解“掉”;拓展“跟”的偏旁变换(“眼”“根”“银”),编创儿歌强化记忆(“有目大眼睛,有木是几根”)。语境猜读无注音生字(如“狐狸”“鹿”)借插图推测读音,落实“借助图画阅读”的课标要求。很好地落实了本课的语文要素要求。

         三、朗读指导分层化,深化情感体验

      新课标指出“朗读要注重情感体验,通过语气、节奏表现文本内涵”。本课实施三步分层指导:

  1. 技巧渗透聚焦标点(感叹号读急促)、重音(“可怕极了”“逃命啊”)、提示语(“一边跑一边叫”),提炼朗读妙招。

  2. 情感对比对比朗读“语气词版”(狐狸呀/山羊啊)与“无语气词版”,体会拟声词对情绪的表达作用;角色扮演“逃命”场景,用音量、语速表现“热闹”的混乱感。

  3. 合作实践: 师生分角色读(教师读旁白,学生演动物),在互动中体会不同角色的心理。

生成亮点:学生通过“重音强调”和“急促语调”生动演绎小兔子的惊慌,理解“拔腿就跑”的动作与心理关联。


       四、写字教学与文化融合

  1.        趣味写字指导用谜语指导“象”字书写(“斜刀头下一扁口,一撇穿口往外走”),结合动物形象解析笔画;强调“多撇等距”“弯钩压竖中线”等结构要点。汉字文化渗透解析“跟”的足字旁(与脚部动作相关),拓展“脚跟”“摔跟头”等生活词汇,联结汉字与身体认知。


五、反思与优化方向

  1.          合作学习深度

    •         第三、四段同桌共学时,需明确分工(如一人圈动词、一人练对话),避免能力较弱学生边缘化。

       本课以“声音探秘”贯穿始终,在猜读、演读、创读中实现“识字-朗读-表达”的螺旋提升。未来将继续深耕新课标理念:让识字源于生活,让朗读传递情感,让探究走向深度,真正实现“语文学习为儿童生命成长赋能”。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