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四月反思
发布时间:2025-04-25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颜旻

《静夜思》是李白的经典诗作,一年级学生大多在学前就已有所接触,能背诵全诗。但如何让他们真正理解诗歌所蕴含的思乡之情,体会古诗的韵味和意境,是本次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在教学开始,我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古诗的熟悉程度,发现大部分学生虽能背诵,但对诗意的理解较为模糊。于是,我调整教学策略,先让学生自主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再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如配乐朗读、男女赛读、表演读等,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之美。在识字教学环节,我采用游戏教学法,开展“生字宝宝找朋友”“开火车认读生字”等游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枯燥的识字变得有趣。针对“床”“光”“望”“乡”等后鼻音的生字,我着重进行发音纠正,通过示范发音、让学生观察口型等方式,帮助学生读准字音。

理解诗意是教学的难点,为突破这一难点,我利用多媒体展示了古诗描绘的画面:宁静的夜晚,李白独自站在窗前,望着天上的明月。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想象自己就是李白,身处异乡,在这样的夜晚会有怎样的感受。同时,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提问:“当你们离开爸爸妈妈,在外面的时候,会不会想念他们?那李白离开家乡,会有多想念家乡和亲人呢?”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对诗人的思乡之情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然而,这节课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在时间把控上不够精准,识字教学环节花费时间较多,导致后面理解诗意和拓展环节有些仓促。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还不够,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在理解诗意和生字书写上存在困难,没有得到足够的指导。

后续教学中,我会更加合理地规划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加强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在课堂上给予基础薄弱学生更多的帮助和指导,课后也会安排针对性的辅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语文学习中有所收获。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