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亮点:
多感官体验激活课堂,出示真实粽叶、糯米、红枣等材料,让学生观察触摸,辅助理解"青青的""白白的"等叠词表达。 播放包粽子视频片段,直观呈现劳动过程,衔接课文"外婆一掀锅盖"的场景。 识字教学贴近生活, 联系实际:用"端午节"日历认"端"字,用"红豆面包"包装袋认"豆"字。 动作演示:通过"掀锅盖"动作理解"掀"字,增强记忆趣味性。 朗读指导有层次,先听录音标停顿→教师带读重点短语→分组比赛读描写香味的句子,体会"又黏又甜"。
改进建议:
文化渗透可深化,除粽子外,可简单关联赛龙舟、挂艾草等习俗(用图片或儿歌补充),避免文化认知单一化。 语言训练需递进, 叠词仿说(______的箬竹叶)后,可增加句式拓展:"粽子是用______做的"。 对能力强的学生可尝试用"除了...还有..."描述粽子馅料(如:除了红枣,还有红豆)。
本节课立足"语文味"与"生活味",将识字、朗读与传统文化自然融合。若在文化拓展和语言表达梯度上再作细化,更能体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语文课程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