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5月评课
发布时间:2025-06-2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顾莉

一、照面助读,明晰种类,于体验中深度感知初读《动物儿歌》这一课文本时,课文中的助读系统很少,只有课后习题、三个新偏旁和一个要会写的新笔画。可是翻开课堂作业本,却发现了指向形声字造字规律的一题,还有联结课后习题第二题的积累新词一题。这些无一不在指导教师备课时需要注意什么,可以教些什么,可以说这也是教材给我们“天然”的养分。二、结合助读,设计教学,于联结中深度理解基于教材助读系统的提示,在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形声字教学中,我先出示课堂作业本,其中第三题将所有虫子旁的生字放在一起,引导学生发现它们都是形声字,继而学会用形声字构字规律来学习生字。随着课文的深入学习,出示《动物儿歌》课后第二题读一读、记一记小动物的本领,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在朗读中积累生字新词,巩固形声字。再用课堂作业本上第四题连线这一题来巩固小动物们的本领,回扣复习课后习题第二题中的四字词语。这样一来,学生对于小动物的习性就有了深入地理解。三、巧用助读,紧密联系音形义,于具身化中深度积累1.借力插图,图像记忆对于低年段的孩子,丰富多彩的图画对于他们更具吸引力,课文的插图为学生创设了想象识字的空间。2.联想想象,具身感悟《动物儿歌》一课在学会借助形声字构字规律后,我拿出具体的识字大转盘,让学生合作转一转、读一读,对形声字有具体切身的感悟。这样他们再来拓展理解“蚊子、蜈蚣、小虾”就水到渠成了。3.对比生字,发现规律对比“青”和“蜻”这两个读音相同,字形不同的生字,发现左边的虫字旁表示意思,右边的“青”提示读音。老师扶学“蜻”,借助生字卡片、ppt动画切换,学生自然而然发现了形声字的构字规律。于是再利用这一规律识记“蜓、蚂、蚁”就水到渠成了。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