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亮点 :
情境创设生动有趣,用“夏日荷塘”动画导入,配合蛙鸣音效,瞬间吸引学生注意力。 板贴“荷叶”图片,学生轮流扮演角色(如“小水珠躺,小蜻蜓立”),动作体验加深理解。 识字教学灵活多样,象形字溯源:展示“荷”字的甲骨文(艹+可),联系“草字头”归类识字。 动作识字:通过“摇摇篮”理解“摇”,“展开翅膀”理解“展”,动态记忆效果好。 朗读指导层次清晰,听读感知→师生接读→分角色戴头饰表演读,逐步提升情感表达。 重点指导“笑嘻嘻地游来游去”等神态词,学生模仿小鱼表情,趣味十足。 学科融合自然,结合科学知识:讨论“为什么小水珠能躺在荷叶上”(水的表面张力,简单举例)。 美术拓展:画一画“你眼中的荷叶朋友”,激发想象力。
改进建议 :
语言训练可深化,仿说句式时,提供更多支架(如图片提示:荷叶是小蚂蚁的______),避免学生思维局限。 对能力强的学生可尝试续编故事:“还有哪些小动物会来?它们会把荷叶当什么?” 朗读评价需具体化,除“读得真好”外,可针对性点评:“你读小青蛙时跳起来的样子,真有节奏感!” 文化渗透补充,链接古诗《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感受不同文学形式中的荷叶意象。 个别化指导,对“停”“晶”等易错字,可设计“找朋友”游戏(拼字卡)强化记忆。
本节课充分体现“以读为本、以趣为径”的低段教学理念,将识字、朗读、表达与自然美育有机结合。若在语言拓展和评价维度上稍加优化,能进一步凸显学生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