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2025年6月评课
发布时间:2025-06-2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季琳

今天聆听了 陈老师执教的《要下雨了》一课,教师对教材把握到位,能合理预估学生状态,对课堂生成资源处理得体,教学流程顺畅,学生参与度较高,体现了一年级语文教学的基础性和趣味性。

  1. 详略得当的教学策略

    教师在燕子部分教学精细,从字(如 “潮”“湿”)、词(语气词)、句到分角色朗读、动作表演,层层递进,扎实落实朗读与生字教学目标。

    蚂蚁部分则聚焦 “搬东西”“雷声” 等关键词,略教其他内容,符合第一课时 “读正确、读流利” 的目标,体现了教学取舍的智慧。

  2. 精妙的整合教学

    语气词教学贯穿全课,从认识、读准到运用,最后通过四句话(“是要下雨了吧?”“是要下雨了呢!”“已经下起来了!”)回顾课文主要内容,串联小白兔的心情变化与动物表现,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

    关注语气词写法规律(如 “口” 字旁),引导学生发现汉字构字特点,渗透识字方法。

  3. 对教材的深度解读

    关注课文泡泡图,如通过 “闷” 字的古文字解析及情境体验(躲桌子底憋气),联系上下文理解 “闷在水里” 的含义,落实语文要素。

    利用课后习题 “想想燕子、小鱼和蚂蚁下雨前的表现”,将黑板上的四字词语(燕子低飞、蚂蚁搬家等)转化为语言表达练习,拓展育人价值。

还有一点小建议,在提问 “怎么知道燕子飞得低” 时,学生回答不准确或不明确时,教师应及时引导回归文本,如 “找找文中哪句话写了燕子低飞的原因”,避免学生游离。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