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六月反思
发布时间:2025-06-2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徐婷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的童话故事。课文通过小壁虎向小鱼、老牛、燕子借尾巴的经过,讲了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可以再生的特点和小鱼、老牛、燕子尾巴的用处。课文中没有全部注音,连生字也没加注音,目的是让学生借助图画或其他手段自主识字或阅读课文。课文较为简单、易懂,在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学生不但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中完成了一节课的教学。

1.由扶到放,授之以渔。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小壁虎借尾巴的经过,即课文第3~5自然段。而这三个自然段结构相同,内容相似,并且以小壁虎和小鱼、老牛、燕子的对话展开。在教学设计时,我将第3自然段作为教学的重点,指导学生画出小壁虎和小鱼的对话,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演读相结合,让学生理解小鱼的尾巴是用来拨水的,并掌握了一定的说话句式。然后由扶到放,让学生自主学习第4、5自然段。在自学的时候,也让学生学着画一画,圈一圈,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让学生在边读边画中逐步掌握了读书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良好学习习惯。

2.以读为本,训练语感。

阅读训练离不开理解,也离不开朗读。因此,在教学中采取不同的朗读方法,让学生进入角色,充分练习朗读,用多种方式朗读,然后交流评议,感悟小壁虎借尾巴的艰辛、说话的有礼貌,以及他心情的变化。总之,只有让学生充分地读文,才能有所感知,才能有所感悟,同时也培养了语感。

3.以演促读,理解文本。

表演是低年级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让学生分小组针对课文第3~5自然段的内容进行演示排练。在这一个环节中,学生通过表演和声情并茂的朗读去积累语句,内化语言,再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演反馈。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和想象力,也起到了积累语言的作用,为说话、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仿编练习,拓展延伸。

在读演中学习小壁虎借尾巴的经过,学生兴趣盎然。此时,教师启发想象:“想想小壁虎还会向谁借尾巴?”学生思维的闸门被打开,一个个跃跃欲试,这时教师让学生仿照课文的结构续编故事,自然水到渠成。这样让学生既积累了丰富的知识,知道了更多动物尾巴的作用,又学会了表达。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