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五月评课
发布时间:2025-06-2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徐婷

二年级语文下册《大象的耳朵》评课稿

 

一、总体评价

本节课围绕《大象的耳朵》展开教学,目标明确,环节清晰,注重识字、朗读与内容理解的结合,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任务驱动、互动问答等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氛围活跃,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二、亮点分析

1. 情境创设生动有趣

   “动物王国颁奖盛典”导入,结合图片展示孔雀、河马等动物的特点,自然引出大象耳朵的独特之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契合课标"激发学习兴趣"要求 

   通过“颁奖词”的形式呈现多音字和生字,如“似、扇、耷”,将识字教学融入情境,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

2. 识字教学扎实有效

课标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掌握汉字基本笔画,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方老师在课堂上采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识记生字,如多音字对比(“似”读平舌音和翘舌音)、生活联想(“扇”在教室中的实物联系)、字形分析(“耷”的字义结合)。  

   书写指导细致,如“遇”字的要点编成口诀,便于学生掌握书写规律,体现了对书写规范的重视。

3. 朗读指导层次分明

课标要求:结合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对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

   方老师注重问句的朗读训练,引导学生通过标点符号和语气词(如“咦”)体会角色的情感,并通过分角色朗读加深理解。  

   任务设计有梯度,从自读课文到合作读对话,再到尝试讲故事,逐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 思维训练巧妙渗透 

   通过提问“大象的想法是怎样改变的”,引导学生思考“别人说的不一定正确”的道理,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情感目标"明白别人说的不一定正确"需具象化,如:"学生能列举1个生活中‘坚持自己判断’的例子"

   鼓励学生猜测其他动物(如小鹿、小马)的对话,既拓展了想象力,又强化了语言运用能力。

四、总结

本节课是一节扎实而富有童趣的低年级语文课,教师紧扣教学目标,将识字、朗读与思维训练有机结合,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识字游戏"嵌入故事情节(如"帮大象收集生字奖章"),强化情境与目标的融合。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