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六月评课
发布时间:2025-06-2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徐婷

今天我聆听了陈老师执教的《小猴子下山》一课,内心满是感慨。记忆中,陈老师的课总能让人不自觉地陶醉其中,这次也不例外。一、聚焦目标,紧扣语文要素语文课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教师要在梳理文本教学价值的同时,以结果为导向,强化目标意识,紧扣语文要素。陈老师深入研读教材,精准把握教学目标。《小猴子下山》作为一篇富含哲理的童话,本课教学目标明确指向“根据课文信息作简单推断”的语文要素,以及“发现养成好习惯重要性”的人文主题。教学中,陈老师以课阅读文本为抓手,将内容理解与思维训练有机结合。教学过程中,陈老师要求学生先梳理课文内容,设计“表格梳理法”。通过“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结果怎样”的表格框架,引导学生用圈画关键词、对比分析的方式提取信息。这是对学生阅读理解和信息提取能力的考察。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小猴子下山的路线以及它在每个地点的行为和选择。然后,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对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作出简单推断。这一教学过程落实了单元语文要素——根据课文信息作简单推断。通过这样的思考和推断,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故事的因果关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本课是本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课后编排了“拓展活动”板块,这一板块的设计巧妙地呼应了单元人文主题“养成好习惯”。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在了解小猴子做事三心二意导致一无所获的故事后,已经对明确目标、专注做事的重要性有了初步认识。陈老师利用“拓展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单元人文主题,让学生进一步发现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学生在这一环节中交流自己还知道哪些好习惯,比如按时完成作业、整理书包、早睡早起等,从而形成养成好习惯的意识,将课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运用。整个教学过程既落实了单元语文要素,又让学生在思考中领悟“做事需明确目标、持之以恒”的道理,实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