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9月评课
发布时间:2025-09-16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曹俊

《丁香结》评课:亮点与重建

 

一、亮点

 

(一)目标定位精准,紧扣素养

 

学习目标围绕识字写字、文章理解、语言品味与运用等维度设定,契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中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的要求,也紧密结合教材“自然之美与生命感悟”的单元主题,同时充分考虑六年级学生的学情,做到了目标制定有依据,能有效指向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情境创设有效,激发兴趣

 

以游戏导入,借助事物图片引发学生联想,自然过渡到课题,能迅速抓住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如聚焦斗室窗外丁香等环节,结合具体场景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文本,增强了学习的代入感与体验感。

 

(三)注重语言品味,落实语用

 

教学中聚焦丁香花特点的描写,引导学生圈画相关句子,赏析“两片雪白”“半树银装”“星星般”等词句,体会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还通过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想开去,如由描写丁香颜色白的词语联想生活,注重了对学生语言的品味与积累,为语言运用奠定基础。

 

(四)任务驱动学习,体现“学习者为中心”

 

设置多个学习任务,如“走进‘丁香’,理清文脉”“文思结合,品味‘丁香’”等,以任务驱动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充分体现了“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逐步达成学习目标,提升语文能力。

 

二、重建

 

(一)加强文体特征教学

 

《丁香结》是一篇富有诗意与哲理的散文,可在教学中更突出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比如在梳理文章层次时,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如何从不同场景的丁香描写,逐步过渡到对丁香结的感悟,体会散文线索清晰、情感逐步深化的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散文文体特质。

 

(二)深化哲理感悟引导

 

文中“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蕴含深刻哲理。可增加更多引导,如结合学生生活中遇到的“结”,让学生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将文本哲理与学生生活实际深度联结,使学生更透彻地领悟作者对人生的思考,提升思维深度与人文素养。

 

(三)优化作业设计层次

 

现有作业是写一种熟知的花并加入联想等。可设计分层作业,基础层:积累文中优美语句,进行仿写;提高层:以“生活中的结”为题,写一段感悟文字,将文本中的哲理迁移到生活感悟表达中;拓展层:查阅宗璞其他散文,对比体会其散文风格与哲理表达,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让作业更具针对性与发展性。

 

(四)增加课堂互动深度

 

在学生交流分享丁香花特点等环节,教师可进一步追问,如当学生说到“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写出丁香花小而多时,追问“这样的描写给你带来怎样的视觉感受?如果换成‘很多小花在枝头’,效果有何不同”,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语言表达的妙处,提升课堂互动的深度与质量,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