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9月教学反思
执教《树之歌》反思
发布时间:2025-09-17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周婷婷

一、情境导入:用直观体验,唤醒学习兴趣。

考虑到低段孩子很喜欢动画。我在开头播放树的成长视频,创设情境,希望孩子们现在情感上建立和树木的亲近感,再导入课题,为下文课堂积极互动,了解书的名字及特点埋下伏笔。

二、识字教学:借生字规律,培养自主能力。

《树之歌》中“梧、桐、松“等生字,均为木字旁的形声字,这一特点是识字教学的关键切入点。在教学时,我将这些生字写在黑板上,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发现规律。我先牵引再到学生自主探索,课堂参与度较高。

三、文本解读:联系生活实际,深入理解。

在任务二环节。我引导学生说一说树木特点。不仅从书本上找答案,还将之与生活经验相结合。例如问学生杨树到底有多高?学生们大胆猜测。然后再联系生活实际我们教学楼一层楼有三米多高,那么一棵树就有十层教学楼那么高,这样学生更能直观地感受到杨树的高了。

四、书写指导抓大梦想,培养学生自主写字能力。

在教学书写环节。我去掉了原本要交流的百这个字,因为它右右半部分和杨、松、桂的共性不足,不利于学生在课堂上完成30加10的时间把控,就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一类字的书写规律。当然,我在这个环节里面,我花的时间不足预期。

五、教学不足:细节把控与分层,关注待提升。

本节课在实际教学中。我给学生预留的识字经验识字教学时间超过了,未能及时把控节奏,导致后面交流树的特点和书写特书写指导时阅读的时间就不够了。同时在多种朗读的实现环节落实不够扎实。如果加入拍手读就更能体现儿歌的节奏感了。经过这一次磨课及展示,我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也会在今后继续探索,让我的课堂更加生动有序。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