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结》一课教学中,王老师要求学生根据丁香花的香味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的写作手法想开去,联系生活经历想开去,闻香辨物。
该教学环节设计紧扣文本特点与学生认知规律,是读写结合、联结生活的有效实践,精准对接语文核心素养。
紧扣“想开去”的阅读方法:以《丁香结》中“非桂非兰”的对比式嗅觉描写为支点,明确“联想生活经历”的方向,让“想开去”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有具体路径(从文本香味到生活香味)的可操作任务。
打通文本与生活的联结:引导学生从课文的“丁香香”延伸到自身经历的“饭菜香”“雨后青草香”“妈妈香水味”等,既帮助学生深化对“嗅觉描写能传递情感/场景”的理解,又为后续写作积累真实素材。
低门槛、高参与:“闻香辨物”基于学生的生活体验,几乎每个学生都有相关经历,能有效调动参与积极性,避免因“无内容可想”导致的课堂冷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