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九月评课
发布时间:2025-09-28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洪郑筱竹


听了周老师上的《树之歌》,我受益匪浅。
《树之歌》是一首归类识字儿歌,根据儿童诗的特点,力求创设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读书、自主识字。在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能够在发扬与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更丰富了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设计侧重点在整体教学设计中重视各个组成部分的整合。为了避免一问一答,逐字逐句以教师为主的无效讲解,我重点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儿歌,让学生提取到树名和树木有关的特征,在具体语境中去理解目标生字,根据树的特点去寻找对应图片,培养学生自主读书、自主识字的好习惯。其次有效引导趣味识字,在这首儿歌中,有15个会认的生字,其中8个生字与树木名称有关,而且都是形声字,所以在识字教学重点就放在了引导学生发现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并掌握这种识字方法去认识更多的生字。接下来精准链接资源,让学生依法自学叶圣陶老先生的《几种树》,学生们运用前面学习到的方法快速地找到树名及其特征。最后提供学校树木的照片,并且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仿照已学儿歌按照树名加特点的句式创编我们学校的《树之歌》。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既增加了学生们的识字量,又锻炼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同时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树木,保护环境的意识。

经典文化巧融合在语文教学中巧妙地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增强学生精神文化底色,在这节课中,融入了与树相关的名言警句和古诗,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树木特点的认识和理解,而且还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与无限魅力,从而达到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效果。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