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识字教学,浸润自然之美 —— 评周婷婷老师《树之歌》一课
《树之歌》是一年级上册识字单元的经典篇目,以朗朗上口的儿歌形式介绍了多种树木的特点,既承载着识字写字的核心任务,也蕴含着 “认识自然、热爱自然” 的人文目标。周婷婷老师的课堂以 “学习者为中心”,将识字教学与文本理解、生活体验巧妙融合,呈现出一堂生动、扎实且充满童趣的语文课,具体亮点与思考如下:
周老师紧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版)》对第一学段识字教学的要求,将本课目标细化为 “识准‘梧、桐、枫、松’等生字,掌握‘木字旁’表义特点”“正确朗读儿歌,说出 3 种树木的特点”“感受树木的多样之美,萌发爱护植物的意识”,目标具体、可测,且贴合一年级学生 “形象思维为主、需趣味引导” 的学段特点。课堂中,目标达成贯穿始终:识字环节通过 “木字旁” 归类识字,让学生发现 “梧、桐、枫、松都和树木有关”,落实 “偏旁表义” 的识字方法;朗读环节通过 “拍手读、男女对读”,让学生在节奏中熟悉儿歌,轻松说出 “枫树秋天叶儿红”“松柏四季披绿装” 等树木特点;拓展环节展示校园里的树木图片,引导学生说 “要爱护小树”,自然达成情感目标。整体目标不跑偏、不空洞,实现了 “知识、能力、情感” 的三维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