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丁香结》评课 9月
发布时间:2025-09-28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姜兰凤

《丁香结》评课

 

一、教学亮点

 1. 教学环节设计:逻辑清晰,环环相扣

从“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到“走进‘丁香’,理清文脉”,再到“文思结合,品味‘丁香’”,最后“创设情境,完成练习”,整个教学流程紧扣“丁香花”与“丁香结”的双线,逐步引导学生从文本内容理解走向情感与哲理的感悟,符合六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

2. 教学方法:注重“想开去”策略的渗透

教案中多次设计“结合生活实际想开去”“联系作者生平想开去”的活动,如引导学生由描写丁香花白色的词语联想生活,由校园栽种丁香花的好处联系自身经历,有效落实了单元语文要素,培养了学生的联想与迁移能力。

3. 评估任务:紧扣教学目标,可操作性强

评估任务分别对应“字词掌握”“文本梳理”“语言积累与运用”三大教学目标,通过“朗读生字、造句”“概括丁香花特点”“多角度描写事物”等具体任务,能清晰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可优化建议

 1. 文本深度挖掘:可强化“丁香结”哲理的体验

对于“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这一核心哲理,可增设“生活中的‘结’”分享环节,让学生结合自身或听闻的经历谈谈对人生问题的思考,使哲理感悟更具个性化和深度。

2. 学生活动:可增加小组合作的比重

现有学生活动多为“指名交流”“默读圈画”,可在“品味丁香花特点”“联想生活中的‘结’”等环节设计小组讨论,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深化理解,同时提升合作学习能力。

3. 作业设计:可分层提升创作空间

现有作业“写一种熟知的花并加入联想”可设置分层要求,基础层完成花色、花形、花香的描写;提升层尝试融入类似“丁香结”的人生感悟,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创作需求。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