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核心素养,深化语言运用,赋能真实生活
——评四年级下册Unit 2 “My day” Wrap-up & Assessment 教学
本节课是一节高质量的单元复习与评估课。谢老师紧密围绕“My day”这一单元主题,以“What do you do every day?”这一大问题为统领,巧妙地将知识回顾、语言运用、技能培养与情感升华融为一体,设计了一系列层次分明、趣味盎然的教学活动。整堂课目标明确,环节紧凑,学生参与度高,不仅有效地达成了预设的六大教学目标,更在过程中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渗透了积极的生活态度。以下将从几个方面进行具体评析:
一、 目标导向,精准定位,有效激活已有认知
上课伊始,谢老师没有采用简单的词汇或句型罗列式复习,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回顾Story time和Cartoon time的课文内容,自然而然地再次呈现了单元大问题“What do you do every day?”。这一设计精准地对应了教学目标1。它如同一条主线,迅速唤醒了学生关于“日常活动”的已有知识图式,使他们直观地感受到本课的学习方向——“谈论自己的一天”。这种以核心问题驱动的导入方式,不仅明确了本课目标,更赋予了复习过程以意义和语境,为后续所有活动的展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 活动为链,层层递进,扎实构建语言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活动设计堪称亮点,它们像一条环环相扣的链条,将词汇、句型、听、说、读、写等技能有机串联,推动学生语言能力稳步提升。
1. 词汇复习:在游戏中巩固与拓展。 在复习活动类词汇时,谢老师超越了简单的“读和背”,采用了游戏(如“快闪猜词”、“老狼老狼几点了”等)和师生问答交流的形式。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在动态的语境中检验和巩固了词汇的音、形、义。尤为可贵的是,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词汇拓展,为教学中的“灵活创编”提供了必要的语言支架。随后的小组创编小诗活动,是词汇复习的升华。学生需要准确运用所学词汇,并兼顾诗歌的韵律,这是一个融合了记忆、理解、应用与创造的综合任务,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语言创造力。
2. 核心句型:在运用中内化与强化。 对于询问和表达时间的核心句型“What time is it? It’s...It’s time for/to...”,教师同样设计了轻松有趣的游戏。这些游戏让学生在充满挑战和乐趣的氛围中,反复操练核心语言,从而再次明确其用法,达到熟练运用的程度。游戏的设计避免了机械重复,赋予了句型真实的交际功能。
3. 听力与书写:在任务中整合与输出。 本节课的评估环节设计科学。听力任务(如完成信息表格)不仅考查了学生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也自然地融入了书写训练。学生需要将零散的听力信息进行整合,并运用核心句型进行有条理的复述。这个过程是从“输入”到“内化”再到“输出”的关键一步,极大地促进了学生语言思维的逻辑性和整体性。
三、 链接生活,迁移创新,全面提升语用素养
本节课最突出的价值在于,它成功地搭建了从“书本知识”到“真实生活”的桥梁。
教师设计了“谈论自己的日常安排”和“绘制钟表时间”两个核心任务。学生需要结合自身实际,运用本单元所学语言知识来介绍自己真实的一天。当学生拿着自己绘制的钟表,向同伴或全班介绍“It's...It’s time for/to...”时,语言不再是课本上的符号,而是表达自我、沟通交流的真实工具。这种深度的语言实践,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和表达的自信心。
四、 情感升华,价值引领,实现学科育人功能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本节课的结尾,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整个单元所学,并再次深化对单元大问题的认知。通过对比、讨论不同日常安排的合理性,学生自然而然地开始思考如何规划自己的时间,学会全面、合理地规划日常,形成健康充实的生活方式与珍惜时间的态度。这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是“润物细无声”的,它源于对语言内容的深度挖掘和与自身生活的紧密关联,使得英语学习超越了工具性,具备了深刻的教育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