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手歌》是一首节奏欢快、充满童趣的识字儿歌,旨在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生字,了解动物特点,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本次教学案例设计精巧,情境主线贯穿始终,知识性与趣味性并重,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成功之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情境创设生动有趣。教师以“动物王国邀请函”为切入点,瞬间将学生带入一个充满奇趣的动物世界。整个教学过程如同带领学生参加一场动物盛会,环节设计如“带动物入座”、“观看才艺表演”等,极大地激发了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实现了“以境引趣、以趣促学”。
第二,识字教学科学扎实。教师没有孤立地教学生字,而是巧妙地将识字与动物分类、汉字构字规律深度融合。通过引导学生发现“鸟字边”与“隹”字部的关联,探究“反犬旁”的含义,并利用视频等资源讲解“锦”、“猛”等字的字源字理,将识字教学变得富有文化底蕴和思维含量,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和归类意识。
第三,语用训练自然无痕。本节课在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方面做了精心设计。例如,在理解“伙伴”一词时,不仅停留在认读,更引导学生结合孔雀和锦鸡的共同特点说出理由;在诵读环节,采用同桌合作拍手读的形式,既契合了文本体裁特点,又在实践中强化了语言的节奏感,使语言学习在真实的交际情境中自然发生。
存在的不足与改进建议:
本节课在对于儿歌“节奏韵律之美”的挖掘和表现上可以更进一步。《拍手歌》本身节奏感极强,教师可以设计更丰富的朗读形式,如根据节奏变化设计不同的拍手方式(同桌对拍、围圈拍手等),或引导学生通过朗读的轻重缓急来表现不同动物的特点(如雄鹰的矫健、猛虎的威严),从而更充分地利用文本特质,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
此外,在“动物世界很新奇”的情感升华上略显仓促。可以设计一个简短的联系实际的环节,如“生活中你还发现动物有哪些新奇有趣的地方?”或“我们应该怎样和这些可爱的动物相处?”,将课堂所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保护动物的意识自然衔接。
总而言之,这是一节成功地将情境创设、识字教学与语言运用有机融合的低年级语文课,其寓教于乐、遵循识字规律的教学思路具有很好的示范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