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9月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5-09-2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张丹

《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围绕“梳理说明顺序、体会说明方法”的核心目标展开,整体达成预设效果,但在细节处理上仍有优化空间。

一、教学亮点

1. 情境化导入有效:以“动物速度排行榜”视频切入,快速激活学生对“速度”的认知,自然引出“比猎豹更快的事物”这一核心问题,为后续梳理说明顺序奠定基础。

2. 说明方法教学落地:通过“找关键词(如‘340千米每小时’)+ 对比分析(‘猎豹vs游隼’的描述差异)”的方式,让学生直观感受列数字、作比较的作用,而非单纯概念讲解。

3. 小组合作有实效:设计“速度阶梯图”绘制任务,小组分工梳理文中10种事物的速度关系,多数学生能清晰呈现“从慢到快”的逻辑顺序,突破教学难点。

二、存在问题

1. 个体关注不足:小组合作时,部分基础弱的学生依赖同伴,未主动参与“速度数据核对”“说明方法判断”,课后反馈显示其对“火箭、流星体”的速度逻辑仍模糊。

2. 语言品析缺位:过度聚焦“顺序与方法”,忽略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如“大约”“几乎”的用词考究),导致学生对说明文的严谨性理解不深。

3. 拓展延伸局限:仅结合课文内容讨论“速度应用”,未关联学生生活(如高铁、无人机的速度),未能充分激发对“速度”的现实思考。

三、改进方向

1. 分层任务设计:下次教学将“速度阶梯图”任务拆解为基础层(填事物名称+速度)、提升层(标说明方法)、拓展层(补生活中的速度案例),确保不同水平学生都能参与。

2. 增加语言微训练:插入5分钟“词语辨析”环节,对比“游隼向下俯冲时的速度是320千米每小时”与“游隼向下俯冲时的速度大约是320千米每小时”的差异,体会语言准确性。

3. 链接生活拓展:课前布置“寻找身边的‘速度’”预习任务,课堂预留时间分享(如“地铁速度约80千米每小时”),让说明文学习更贴近现实。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