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山川》包含了“日、月、山、川、水、火、田、禾”8个象形字。这堂课不仅是识字课,更是为孩子打开汉字世界大门的启蒙课。
本节课最大的成功在于激发了学生对汉字的浓厚兴趣。我通过讲述《仓颉造字》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分别展示了“日、月、山、川”等字从甲骨文到现代汉字的演变过程。这种直观、有趣的方式,让他们初步感知到“汉字是画出来的”,理解了象形字的构字规律,为今后的识字学习埋下了一颗兴趣的种子。
一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在教学每个生字时,我坚持“图—字—词”三步走:先出示实物图片,再展示甲骨文,最后呈现楷书。例如,学习“水”字时,先看水流图片,再看波浪形的甲骨文,最后到今天的“水”字,学生能清晰地建立起字形与字义的联系,记忆深刻,符合他们的认知心理。
语言评价不够具体,激励性有待深化。我的课堂评价多以“你真棒!”“读得真好!”等笼统的表扬为主。这种评价虽然能鼓舞士气,但指向性不强。学生并不清楚自己“棒”在何处。例如,当一个学生读出“火”字时,如果我能具体评价:“你的第三声读得又响又准,真像一团小火苗跳了起来!”这样的评价不仅激励了学生,更无形中巩固了字音,让其他学生知道努力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