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搭石》一课时,我以 “感受乡亲们的美好情感” 为核心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品读关键词句体会文本内涵,但教学效果存在明显不足。
课堂上,我通过 “找搭石特点 — 品乡亲行为 — 悟人文精神” 的思路展开教学,学生能快速找出描写搭石作用和乡亲们协调过搭石的句子,如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也能初步说出对 “互助” 的理解。但在深层情感挖掘上存在欠缺,当引导学生体会 “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俯下身子背老人过去” 所蕴含的敬老精神时,仅停留在文字表面,未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举例,导致部分学生难以共情。
此外,对文本语言特色的关注不够。《搭石》语言质朴却富有画面感,我虽让学生朗读了重点段落,却未指导他们赏析 “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等词句的表达效果,错失了培养语言感知力的机会。
后续教学中,我会增加生活情境联想环节,让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谈对 “互助、敬老” 的理解,同时加强语言品析指导,通过对比、想象等方式,让学生更深入感受文本的人文之美与语言之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