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评胡老师的《丁香结》
发布时间:2025-09-2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徐佩

评胡老师的教学任务二


1. 教学目标明确,紧扣文本核心

围绕“抓关联 品联想”展开,聚焦丁香引发的联想,引导学生探究丁香与其他事物的联系,以及作者产生联想的原因,目标清晰,能让学生深入把握文本中丁香的意象与内涵,扎实落实了本单元想开去的这一语文要素。

2. 教学活动丰富且有层次

“画一画”“想一想”“说一说”的活动设计,从个体独立思考到小组合作交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逐步深入理解文本。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提升学习积极性与参与度。

3. 注重知识拓展与迁移

引入盘花扣、印象派画作(梵高、莫奈)、诗歌等内容,将丁香与多种艺术形式和文化元素关联,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从更广泛的角度感受丁香的朦胧美等特质,实现了知识的拓展与迁移。尤其是胡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一下子就把学生带进了浪漫诗意又朦胧的丁香意境中。

 

建议


1. 学生主体地位可进一步凸显

在小组合作交流环节,可增加对学生交流过程的具体指导,以及对学生个性化观点的关注与反馈,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更充分的发挥,而不只是完成“交流发现”的任务。

2.教学推进可以更灵活一些

第一个孩子关注的点是“盘花扣”,胡老师实时进行了引导,第二个孩子起来回答的是印象派的画,胡老师没有回应,紧接着就喊了第三个孩子,这个孩子说了“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小胡老师一下子就两眼发光,应该是这个娃的回答刚好回到了他既定的教学设计中,然后开始旁征博引,一下子把古诗中丁香的意向讲解得很透彻。这个资源结束,才又回到了印象派的画,在这里资源的回收有点绕了,在我看来,这两个环节是并列的,小胡老师可以处理得更智慧一些。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