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幸聆听了王雯君老师执教的《丁香结》一课,收获颇丰。以下是我的评价:
1.教学目标明确,聚焦文本品味
该片段以品味丁香花的特点为核心,引导学生从颜色、形状、香气等维度剖析文本,紧扣语文教学中“文本解读”的关键目标,让学生在文字品鉴中提升对文学作品的感知力。例如引导学生分析“两片雪白”“半树银装”“星星般”等词句,清晰地指向了对丁香花特点的把握,目标落实较为精准。
2.教学方法多样,注重学生参与
采用“默读圈画 + 交流分享”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深入文本。同时结合“想开去”的策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作者生平,拓展了文本解读的深度与广度,实现了文内与文外的有效勾连。如在分析斗室窗外的丁香时,让学生联系生活中闻香辨物的经历,以及结合作者生平体会情感,使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文本表面,而是有了更丰富的体验。
3.环节设计层次清晰,梯度合理
从“默读圈画特点词句”到“结合生活、作者生平想开去”,环节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先让学生扎实掌握文本内的信息,再逐步引导其进行拓展性思考,使学生对丁香的理解逐步深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