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九月教学反思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5-09-2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王丽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教学反思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是一篇充满童真与哲思的童话。在实际教学中,我围绕“五粒豆的不同命运”展开,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朗读等方式,让学生自主对比五粒豆的理想与结局,初步感知“帮助他人带来的价值”比“追求宏大目标却脱离实际”更有意义。

      本课我设计了层层递进的“问题链”,避免了碎片化提问:从“五粒豆分别有什么愿望?”到“为什么第五粒豆的结局最让人感动?”,再到“如果是你,你想做哪一粒豆?为什么?”。课堂上,有学生提到“想做第五粒豆,因为它让生病的小女孩看到了希望”,也有学生说“想做第一粒豆,虽然它没成功,但敢于冒险”——这样的回答打破了“非黑即白”的价值判断,让“生命价值”的理解更立体,也体现了学生的思维自主性。

        但本课的遗憾在于对文本细节的处理较为仓促,尤其是忽略了“环境描写与人物心情”的关联。文中“窗户打开,阳光照进来”“豌豆藤向上生长”等细节,不仅是情节推进的线索,更是小女孩心情从“低落”到“愉悦”的映射。但教学中,我仅让学生找出这些句子,却未引导他们对比“小女孩看到豌豆前后的状态变化”,导致学生对“豌豆如何治愈小女孩”的理解停留在表面,未能体会到“微小生命带来的精神力量”这一深层主题。此外,对“母亲”这一角色的分析也有所缺失,母亲的“悄悄观察”“微笑”等动作,暗含着对女儿的关爱与对豌豆的期待,若能引导学生关注,会让“爱与希望”的主题更丰满。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