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老师在教授《丁香结》的第二课时时,设计了一连串问题,环环相扣。首先以“丁香结引发了作者哪些思考?”为主问题,拆解出“‘丁香结’名字的由来是什么?”“作者如何从丁香结联想到人生结?”“你如何理解‘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三个子问题,层层递进地引导学生从文本走向哲思。这种设计符合四年级学生“由浅入深”的思维发展规律,使学生能逐步理解“丁香结”的象征意义。
后续胡老师在解读“人生结”时,胡老师让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谈谈“生活中遇到的‘结’是如何解开的”。这一环节将文本哲思与学生生活经验相连,不少学生分享了“克服学习困难”“化解同学矛盾”的事例,真正实现了“文本思想与生活体验的融合”,提升了语文学习的人文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