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丁香花评课
发布时间:2025-09-30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程雨婷

一、 总体评价

本节课围绕《丁香花》的核心情感与哲理展开教学,整体设计合理,教学目标明确。教师教态自然,语言流畅,较好地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课堂氛围较为和谐。

二、 主要亮点

1. 教学思路清晰,环节设计流畅
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到逐段精读品味语言,再到探究"丁香结"的象征意义,最后联系生活实际谈感悟,教学环节层层递进,逻辑清晰,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 注重文本细读,挖掘人文内涵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文中关键语句,如对丁香花形态、颜色的描写,以及"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等哲理句进行深入分析。这有助于学生理解作者借物抒情的手法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3. 突出学生主体,互动氛围良好
课堂上采用了提问、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给予学生充分思考和表达的空间。学生参与度较高,能够积极回应老师的提问,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 思考与建议

1. 可进一步加强读写结合
在学生理解了"借物抒情"的手法后,可以设计一个简短的小练笔环节。让学生尝试选取一种自己熟悉的事物,运用本节课学到的方法,写一段表达自己情感或感悟的文字。这能更好地将阅读收获转化为写作能力。

2. 可适当拓展文本外延
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借物抒情"这一文学手法,可以在课堂结尾引入1-2篇运用同样手法的短小散文或诗歌片段。这能开阔学生的视野,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总的来说,这是一堂成功的阅读鉴赏课,有效达成了教学目标,对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有切实的帮助。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