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总体评价
本节课围绕《丁香花》的核心情感与哲理展开教学,整体设计合理,教学目标明确。教师教态自然,语言流畅,较好地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课堂氛围较为和谐。
二、 主要亮点
1. 教学思路清晰,环节设计流畅
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到逐段精读品味语言,再到探究"丁香结"的象征意义,最后联系生活实际谈感悟,教学环节层层递进,逻辑清晰,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 注重文本细读,挖掘人文内涵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文中关键语句,如对丁香花形态、颜色的描写,以及"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等哲理句进行深入分析。这有助于学生理解作者借物抒情的手法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3. 突出学生主体,互动氛围良好
课堂上采用了提问、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给予学生充分思考和表达的空间。学生参与度较高,能够积极回应老师的提问,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 思考与建议
1. 可进一步加强读写结合
在学生理解了"借物抒情"的手法后,可以设计一个简短的小练笔环节。让学生尝试选取一种自己熟悉的事物,运用本节课学到的方法,写一段表达自己情感或感悟的文字。这能更好地将阅读收获转化为写作能力。
2. 可适当拓展文本外延
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借物抒情"这一文学手法,可以在课堂结尾引入1-2篇运用同样手法的短小散文或诗歌片段。这能开阔学生的视野,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总的来说,这是一堂成功的阅读鉴赏课,有效达成了教学目标,对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有切实的帮助。
丁香花评课
发布时间:2025-09-30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程雨婷
|
|
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