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情境代入有效:通过播放钱塘江大潮实拍视频,结合课文中“人声鼎沸”“浩浩荡荡”等关键词的品读,学生能快速进入文本情境,多数学生能在朗读中读出大潮的气势。
2. 重点突破清晰:聚焦“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脉络,引导学生圈画描写潮水形态(如“一条白线”“白色城墙”)和声音(如“闷雷滚动”“震耳欲聋”)的语句,学生能准确梳理课文结构,理解作者的观察顺序。
1. 学生主体性不足:课堂提问多为教师主导,如分析“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时,未充分放手让学生小组讨论“这个比喻好在哪里”,部分学生被动接受答案。
2. 读写结合薄弱:仅停留在“感受美景”的层面,未设计“模仿课文观察顺序写一处景物”的小练笔,学生未能及时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写作能力,知识迁移效果不佳。
